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查理檢查站
2011年10月27日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同新當選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已經談判了數月之久,但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赫魯曉夫原計劃將整個柏林市從二戰國盟的共同管理下剝離出來,並逐漸把柏林融進"民主德國"的版圖,此時的柏林市被二戰戰勝國劃成4塊,英、美、法、蘇各佔一塊。
1961年8月:開始修築柏林牆
甘迺迪拒絕了這一計劃。這時,赫魯曉夫向民德政府建造柏林牆的計劃開放了綠燈。1961年8月13日清晨,民主德國的建築工人開始將該國首都同柏林西部隔離開來,由此,"冷戰"迎來了新一輪高峰。儘管如此,西方國家除了在外交上表現憤怒之外,並沒有給出更大的動作。一星期後,美國副總統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訪問了已被隔成兩半的柏林,他向西柏林居民做出保證,美國將保護他們的自由。但他也承認,柏林的高牆將存在下去。
這時,盟國方面的城市最高指揮官開始設立過境通道口,西方士兵以及外交官可以不受檢察通過高牆,前往西德或者進入柏林東部。其中的一個通道口設在弗里德里希大街同奇默大街的交叉處。數天之後,美國士兵在弗里德里希大街中央修築了一個跟香腸小賣部差不多大小的木板棚。
"查理檢查站"
於是,盟國軍人和外交官便可以從這裡進入柏林西部,或者從西部進入柏林蘇佔區。這個被稱作"查理檢查站"的關卡的重要性後來有所增加,因為民德內政部長的建議得到貫徹,即所有外交官以及軍人只能經過這個通道口從西部進入東部,如果他們希望不受檢查的話。
查理檢查站建成數周之後,緊張局勢便再次升級:民德政府希望在這個檢查站也設立邊境檢查。一名美國軍官到東部看了一場話劇,返回西柏林時被民德邊防人員扣押下來。民德一方面希望借此打開一個"下不為例"的警示,同時也想試探一下西方會作出哪些報復手段。答案很快就出現了:美國火速派來全副武裝的車隊,強行迫使對方立即放人。
坦克同坦克相對峙
鑑於緊張局勢的升級,美國總統的私人高參克萊伊(Lucius Clay)將軍下令,美國軍隊派遣坦克開往查理檢查站的西側並在那裡待命。這是向蘇聯發去的明確無誤的訊號:你們只准前行到這裡,不可以繼續走下去,我們保障西柏林的自由。
赫魯曉夫認為,這是帝國主義做出的挑釁行為。在這種箭在弦上的緊張情形下,赫魯曉夫也向查理檢查站派去了坦克。這一下,柏林的市中心集中了30多輛隨時準備開火的坦克,他們分別來自"冷戰"的兩個主要對手。參與的士兵事後在做記錄的時候承認,他們做好了開槍的全部準備,只等一聲令下。當時,不論是位於波昂的西德政府,還是東柏林的民德政府,都沒有參與這一決策,所有的決定都是兩大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自行制定的。多年過去後,在一部德國電視一台製作的紀錄片中,當年蘇聯一方的指揮官格裡波科夫(Anatoly Gribkov)將軍回憶說,蘇聯高級指揮部將當時的情況定為"危急"一級。克里姆林宮的命令是,"不要為挑釁製造契機"。
後退10米
赫魯曉夫同甘迺迪終於通了電話,之後柏林局勢得到緩解。這也是所謂的"紅色電話"經歷的首次考驗,這條直通電話線路保證了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的直接溝通。
雖然美蘇兩國政治家都對其負責柏林的指揮官下達命令,要他們以武力回擊武力,但無論是赫魯曉夫、還是甘迺迪,都沒有興趣讓柏林的軍事對峙發展成戰爭。
甘迺迪向時刻同東柏林最高指揮官保持連線的赫魯曉夫發問道,蘇聯軍隊能否將坦克後撤一點兒,如果可以,他也下令讓美方坦克後撤一些,而不會顯得丟面子。赫魯曉夫說完全同意。
像一隻暗中操作的巨手,先是蘇聯坦克,然後是美制坦克,它們都向後撤了大約10米,然後又都停下。雖然它們的大炮仍然還在瞄準對方,但立即開火的真正危險卻被消解了。
作者:Matthias von Hellfeld 編譯:李魚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