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荊棘密佈?
2017年5月1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對於中國最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的"一帶一路"而言,四年並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2013年秋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被稱為新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倡議。其目標是:中國將通過公路、鐵路和海運航線的建設,鋪設通往歐洲、非洲和亞洲的網路。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四年後,中國官方仍未能給出確切的路線及最重要的戰略重點。同樣,倡議涉及的具體項目,有哪些國家參與也是不確定的--中國自己說,有65個國家表示對"一帶一路"有興趣。
或許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將於本周末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上找到答案。但除此之外,還有以下5個你需要瞭解的問題:
1.我們所知道的
很顯然,此次國際高峰論壇對北京來說是重中之重。即將到來的國際首腦會議對習近平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已做好斥巨資投資海外的準備。絲綢之路倡議通過國家基金撥款近500億美元,並於2013年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該行的法定股本為1000億美元。
倡議項目是長期的,原因是這類大型基礎設施的倡議不可能在幾年內實現。因此,此次高峰高論壇將展現未來幾年中國的外交政策。
法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艾麗斯‧埃克曼(Alice Ekman)寫道,"一帶一路"的計劃是基於靈活和可擴展的方式上建立的。其靈活性意味著,中國政府可對參與國的細節和目標進行調整。可擴展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地區和部門都可加入到倡議中來,電信業也包括其中。
2.互聯互通戰略
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囊括一個全面的互聯互通戰略。中國問題專家埃克曼在其調查報告中指出,中國將"一帶一路"稱之為"倡議",而不是"戰略"。這一倡議是開放的,歡迎每一個國家的加入。對所有參與方來說是雙贏,同時也是對現有合作機制的補充,並不是要與誰競爭。中國宣稱,"一帶一路"涉及的是一個經濟項目,與地緣政治無關。
3.競爭與合作
日本是除美國外唯一一個拒絕加入亞投行的工業大國。中日的緊張關係不僅因為兩國間的歷史、還因為近年來發生的各種事端。前者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而後者則長期以來一直處於經濟停滯階段。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歷了經濟上的快速崛起。基於這一背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參與"一帶一路"是毫無疑問的,取而代之的是參與競爭。2015年,日本宣佈未來五年將投資1100億美元在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
南亞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地區。該地區的參與表明,中國的經濟倡議對現有地區的衝突能產生相當的影響。拿巴基斯坦來說,該國是這一經濟倡議的最緊密夥伴之一。中國向該國的投資超過500億美元,用於道路和鐵路、發電站、經濟特區,以及巴基斯坦瓜達爾深水港的建設,打造所謂的中巴經濟走廊。但此舉驚動了印度。新德里政府多次反對修建這條經濟走廊。原因是走廊途徑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將出席在北京的峰會。而印度總理莫迪將不予前往。
4.中亞和俄羅斯
中亞地區是絲綢之路的"心臟地帶",中國尤其對那裡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感興趣。過去幾年,該區域欣然接受了來自中國的貸款,用以實現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建設和擴大。拿哈薩克斯坦為例,"一帶一路"的計劃幫助其擺脫俄羅斯的控制,減少對俄羅斯的經濟依賴。對土庫曼斯坦來說,他們通過對中國的依賴取代了對俄羅斯的依賴,該國主要向中國出口天然氣。
相反,俄羅斯對中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愈發強大感到擔憂,很長時間以來,俄羅斯失去了對這一區域的重要影響力。因此,俄羅斯正在尋求自己主導的經濟項目--歐亞經濟聯盟(EAEU)。但俄羅斯缺乏資金來和中國形成有力的競爭。
5. 目的地歐洲
就歐洲方面而言,原則上歐洲對擴大與亞洲的互聯互通抱有極大興趣,這也利於改善歐洲經濟,尤其是對出口國德國有益。不過,歐洲商會主席駐中國代表處負責人武特克(Jörg Wuttke)在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客座評論中寫道,截至目前更多的還停留在理論層面。目前,雖然每周有5班從重慶至德國的貨運列車,但這一運輸通常只是單向的。
一項由歐洲議會外交政策總局最近發布的2017研究報告顯示出歐盟的擔憂,即中國是否能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遵守國際規定和法律。特別在考慮到海上絲綢之路和在國際海洋法這兩方面,這種質疑尤其大。報告的結論認為,歐洲必須更積極主動的、為爭取自身利益行動起來。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