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2007年1月18日廣告
「德國建築機械製造廠家林德公司在中國有八百名職工,該廠液壓機械營銷主任肯佩爾曼急需為新建的廈門分廠尋找高水準的工程師和專業工人。他說:『液壓人才在全世界都很難找到、在中國更是挑戰,我們不得不自己培養人才。』
另一個行業也有同樣的評價。德國北威州德馬克起重機械製造公司的中國分公司經理道恩發現,所謂銲接專業大學畢業生連銲接機的開關都找不到。對於所謂專業工人的知識,他也有清醒認識。他說:『專業知識根本沒有。看到一個電工不帶螺絲刀和檢驗器就上路,我真不禁要問,他的畢業證書是從哪裡買來的?』中國有兩千三百萬大學生,其中三分之一學工科,對於中國興旺的經濟來說,這似乎是個取之不盡的專業人才庫,但現實完全是另一回事。」
中國科研開發品質水準有進步
2006年,中國對科研開發的投資總額已超過日本,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由於中國薪水低廉,同等投資總量所取得的效果顯然大於發達國家。新蘇黎世報就中國的科研開發的品質水準寫道:
「外部觀察家認為,中國教學方法老化、社會單一,共產黨權力無限、自上而下進行監督,中國人無法在革新方面與十分個體化的西方工業社會相匹敵。這樣的看法肯定錯了。
這樣的偏見不僅受到了歷史、也受到了日本成就的駁斥。日本的價值觀和教育方法雖然同樣帶有很深的儒家烙印,但日本在世界上是技術革新大國之一。此外,中國在竭力進取的同時,還可以發揮其科研人才數量多的積極因素。僅過去十年,中國科研人員的數量就增加了77%,達到近一百萬。雖然他們的品質還有待改善,但取得的進步本身就令人矚目。如果把在海外進行科研的無數中國人計算在內,中國有一個可觀的高水準專業人才庫。不久前,中國政府宣佈,要重視邊遠地區的教育。可以預計,中國未來的優秀新技術人才和科技人才將超過西方工業國所擁有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