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主辦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
2005年11月7日廣告
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今年是第一次在中國這樣一個新興工業國家舉辦,而不是在一個發達工業國家。在德國環境部長特裡廷看來,這是一個具有政治意義的訊號:「這表明,可再生能源不再被視為發達國家的奢侈產業,人們認識到,它是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的一個關鍵產業。」
近10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著9%左右的高增長率。高增長帶來了對能源的高需求。在中國,能源消耗的大頭是城市建設,農村地區鋪設電網,以及汽車製造等工業部門。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進,以及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預計2020年中國的能源消耗量將比目前翻一番。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污染源之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僅次於美國。三年前,中國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因此有義務控制本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因此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風能的開發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特裡廷認為,中國很可能在這一領域後來居上,成為其它國家的挑戰者:「中國開發可再生能源的規劃也許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中國計劃中增加的風能發電能力比德國目前的多一倍。這表明,中國有決心通過開發可再生能源來滿足巨大的能源需求。」
僅在風力發電這一塊,中國計劃在今後15年內將生產能力提高30倍。中國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生產中的比例提高到15%。目前在德國,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產出中佔5,7%。為了實現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中國明年將開始實施新的「可再生能源法」。
目前,中國生產的能源70%以上來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鑑於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對能源需求的持高,中國今後也將繼續以傳統能源為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供應中的比例不會太高。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將大型水電站工程也歸入可再生能源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