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與北汽完成資本交割
2013年11月1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戴姆勒汽車公司(Daimler)與其中國合作夥伴北汽集團(BAIC)周二簽署全面戰略合作交割書。戴姆勒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在新聞發布會上將之稱作該公司在中國業務發展的"里程碑"。
根據合作協議,戴姆勒投資入股北汽集團旗下轎車板塊北汽股份12%的股權,其價值據估計應該在6.5億歐元左右。這是首次由一家外國汽車製造商持有中國國有汽車公司較大比例的股份。通常情況下,在中國設廠生產的外國汽車公司都是與當地企業成立合資公司。中國是德國豪華汽車品牌最大的銷售市場,此次合作對於戴姆勒來說是趕超競爭對手的重要一步。
戴姆勒要在中國"大展身手"
與此同時,雙方對合資企業北京賓士(BBAC)進行股權重組,重組後北汽集團持股比例增加到51%。這一步驟將為北汽集團上市掃清道路,因為該企業將可以對北京賓士進行財務報表的合並。同時,戴姆勒在雙方的銷售合資公司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到51%。
戴姆勒總裁蔡澈表示:"我們對與強有力的夥伴合作充滿興趣。」他還表示,中國對於戴姆勒公司來說是一個擁有巨大商機的"關鍵市場"。今年2月,戴姆勒方面就公佈了入股北汽集團的計劃。通過在北汽集團旗下的轎車板塊持股12%,戴姆勒也將在該公司管理委員會中獲得兩個席位。
近來,戴姆勒公司在中國市場業績喜人,第三季度銷售額實現了38%的飛躍。此前相當一段時間,其競爭對手奧迪和寶馬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佔盡風頭,而梅塞德斯‧賓士則相形見絀,銷售量始終停滯不前。近一年前,戴姆勒新設了一個負責大中華區的董事會成員,由原先在賓士貨車部門擔任副總監的唐仕凱(Hubertus Troska)負責執掌中國市場業務。
本周一,"北京賓士發動機廠"正式投產,這也是戴姆勒在海外的唯一一家發動機生產基地。戴姆勒和北汽的合作始於2004年。去年一年,雙方合資的北京賓士汽車公司一共生產了10萬輛汽車,車型包括C級轎車、GLK級越野車以及E級加長版轎車。2012年起,雙方還合作生產貨車。據稱,到2015年,該廠的產能將要實現翻一番。
據戴姆勒方面表示,該公司去年一共在華銷售了大約21萬輛汽車。北汽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其2012年的汽車銷售量達到170萬輛。
北汽集團:聊勝於無的合作夥伴?
不過,據"明鏡線上"(Spiegel Online)報導,專家對於戴姆勒憑借與北汽的合作而在中國市場"迎頭趕上"的目標感到懷疑。德國美茨勒銀行(Bankhaus Metzler)的分析師皮佩爾(Jürgen Pieper)認為,戴姆勒為自己設定的在2020年甚至2018年之前就追趕上其他競爭對手的計劃過於"雄心勃勃"。該公司在中國遇到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而北汽集團是否為最佳合作夥伴也令人質疑。
上海的汽車行業分析師鄧恩(Michael Dunne)為美國"汽車新聞"中國版(Automotive News China)撰文寫道,作為國企,北汽以老套僵化、獨斷專行的管理風格著稱,而從其董事長徐和誼"徐司令"的外號中就可見一斑。但是"明鏡線上"的文章也指出,在中國市場已經處於落後之勢的戴姆勒並沒有太多的選擇。要想在中國取得成功,沒有一個本土合作夥伴是行不通的,況且戴姆勒已經行動得太慢。別的競爭對手因為起步早,還有更多的合作企業可以挑選,而等到戴姆勒醒悟過來時,已經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
不過,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專家杜登霍費爾(Ferdinand Dudenhöfer)認為,北汽畢竟在商用車領域還是擁有一定的專業實力,合作雙方可以建立互信。況且據稱該集團管理高層還和北京的政治精英有著緊密聯繫,這也是一個不可低估的優勢。
綜合報導:雨涵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