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在華流金歲月已結束
2009年2月7日"目前許多在中國的德國企業、包括代表德國股市指數、看起來很強大的企業,情況都是這樣。去年最後兩個月,戴姆勒公司的賓士轎車銷售量下跌。2008年最後一個季度,西門子公司的訂單也急劇減少。化工業巨頭巴斯夫公司的現狀也好不到哪裡。上海阿裡克斯咨詢公司經理瑙曼說,'幾乎沒有一個行業沒有受到危機的打擊'。
在一度興旺的中國,德國公司現在處境艱難。德國商會最近在上海進行的一次調查結果反映了這一狀況。43%接受咨詢的企業預計今年銷售額將下降。面對危機,14%的企業準備解僱職工。中國職工薪水飆升30%乃至更高的時代過去了,今年56%的企業只準備以最小幅度或根本不提高薪水。
中國的汽車工業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這也殃及許多德國零配件供應廠家。在上海附近太倉生產安全帶夾子的德國中型企業凱恩利伯斯公司經歷了銷售額大幅下跌。生產滾珠和滾動軸承的舍弗勒集團準備在中國裁減三百個職位,因為'市場形勢不穩定',在銀川建新廠的計劃也暫時凍結。
許多德國在華企業的困境至少是這些企業自己造成的。瑙曼批評說,過去許多企業過分看重銷售額的增長和規模,忽視了生產率和利潤,'現在麥糠和麥粒分離了'。"
《焦點周刊》關注的是廣東東莞外資企業一個接一個倒閉的現狀。內部人士估計,過去幾個月,東莞已有15%的工廠關門。今年上半年還會增加10%。而官方公佈的數字只有5%。《焦點周刊》引用東莞台商聯合會副會長和木製玩具廠經理柴先生的話說:
"許多公司的經營只是做樣子、只開動一條流水線或派保安看守廠房。這些企業寄希望於未來,以此維持局面。55歲的柴先生警告說,'現在炸彈還沒有爆炸'。根據各方面的預測,2009年上半年訂單將繼續減少。柴先生的公司雖然還有訂單,但許多西方客戶已請求推遲付款。
無人知道,有多少工人已經失業,因為沒有有關移動民工的可靠數據,許多人無望得到補償。柴先生估計三分之一的港台經理在工廠破產之前已溜之大吉,因為他們無法支付欠下的薪水和補償金。東莞市政府努力以非官僚主義的手法補發欠薪,但這一過程往往持續很長時間。"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