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訪問中國的象徵意義
2001年10月16日南德意志報認為,恰恰是恐怖襲擊活動使中美兩國接近起來:
「危機?什麼危機?無論是因為恐怖活動、戰爭或是經濟蕭條,就算全世界都灰心喪氣,中國不會這樣。
2001年:中國自豪之年
西方在談論經濟蕭條,中國卻在預言自己的經濟將增長近8%。這個國家從一個陶醉栽入又一個陶醉,最近一次的陶醉是因為中國國家足球隊第一次跨進了世界盃大賽的大門。這次獲勝不早不晚,出現在2001年,再合適不過了。
2001年是這樣的一年:中國足球賽獲勝,取得了2008年奧運的舉辦權,經過15年艱難的談判後,加入世貿一事已經敲定。這些成績使中國自豪,也使中國進一步接近世界。
中國態度大轉彎
2001年是中國逐漸納入國際大家庭的一年,而使中國以外的世界無法安睡的危機恰恰促成了這一積極發展的趨勢。恐怖襲擊活動給美國帶來了震驚,正是這一震驚使美國總統布希認識到,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多麼重要。這一震驚也幫助了布希,促使中國領導人江澤民放棄了原先張牙舞爪護衛的立場。
幾個星期前,江澤民還向人民進行激烈的反美宣傳,現在同一個江澤民隔不了幾天就要與布希友好地通一番電話。同一個政府剛剛還把對任何一個主權國家採取的軍事行動看作是'霸權主義侵略行徑',現在卻宣稱,它理解美國的空襲是針對恐怖主義、而並非針對阿富汗人民。
恐怖襲擊後布希首次出國目的地:中國
在紐約和華盛頓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以後,布希取消了原先制定的所有旅行計劃,只有一項沒有取消,這就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上海高峰會。這是布希在恐怖襲擊事件後首次出國旅行,是一個姿態,重視象徵意義的中國人會給予高度的評價。
布希上台後不久,中美關係經歷了不幸的誤解,布希訪華將提供一個從頭做起的機遇。中美之間有足夠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中國現在也許必須重新考慮如何對待那些與自己保持友好關係的國家,如北韓、伊拉克或伊朗,美國懷疑這些國家是恐怖主義的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