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小企業如何實現對華"去風險"
2023年10月2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托馬斯‧紐倫貝格(Thomas Nürnberger)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自 2016 年起,55 歲的紐倫貝格一直是德國施瓦本風扇和電機製造商依必安派特公司(ebm-Papst)中國業務的負責人。公司中國分部擁有1300名員工,營業額在總公司佔比為13%。
由於台海局勢日趨緊張,德中關係明顯降溫,隨時都有可能出台的制裁措施,令像依必安派特這樣的中小型企業,不得不認真考慮將來應如何發展對華業務的問題。
有鑑於此,依必安派特公司去年啟動了一項名為"脫鉤中國"(Decoupling China)的計劃,其目標是,對在中國已經良好營運27年的分公司進行調整,使其即使同公司其他分支完全脫離的情況下也能正常營運。
與此同時,依必安派特斥資三千萬歐元,開始在印度興建新的工廠,這家工廠將在不依賴中國的情況下供應亞洲市場。此外,公司還有可能會在新加坡建立一個總裝廠,按照紐倫貝格的話說就是:"不能將全部雞蛋裝進一個籃子裡。"路透社改採訪的其他十幾個企業的高管也都表示,他們也在制定類似的計劃。
德國政府的對華立場顯然對他們產生了觸動。同梅克爾時代相比,以總理肖爾茨為首的德國政府顯然採取了更為強硬的對華立場,並在今年七月發布了長達61頁的中國戰略。這份文件將2016年以來一直是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的中國描繪成"合作夥伴、競爭對手以及制度性敵手。" 文件中並沒有對企業做出更多的限制,但其發出的訊號卻非常明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顯然,同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對這一訊息的理解更為深刻。
立足中國 服務中國
依必安派特這類年營業額高達25億歐元的較大規模中型企業一貫遵循所謂的本土化戰略:在中國生產的產品採用中國的本土零件,而產品也主要在中國市場銷售。但這並不意味著公司不再繼續對中國進行投資。紐倫貝格表示,近期內將在中國投資2500萬歐元,用於生產規模擴建。
蒙克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梯子、腳手架的家族式企業,五年前,供應鏈問題一度導致企業停產後,這家公司做出了一項果斷的決定:公司經理蒙克說:"從2021年起,我們已經完全擺脫了對中國的依賴。你不能總是聽從政府的,因為政府的決策總是至少慢五年。"
聯邦經濟部的目標很明確:要強化德國企業同印度、越南、韓國以及印尼等國的關係,為此目的,必要情況下甚至不惜犧牲中國市場的利益。但是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德中貿易額接近3000億歐元。德國經濟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高達103億歐元,增幅超過國際平均水準,同創紀錄的2022年基本持平。不過,2022年時,也有部分德國企業停止了在華業務。
聚焦東南亞
德國政府正試圖以引導的方式進行調控,比如對單一國家的投資擔保設置上限,並減少對德國企業參加中國展會提供的贊助。今年受政府贊助的中國展會是44個,明年則會減少至30個。德國經濟研究所的馬提斯(Jürgen Matthes)表示,相較於那些大型企業來說,德國政府的調控措施對中小型企業衝擊更大,因為他們對政府的資助更具有依賴性。
對於化工巨頭巴斯夫以及汽車企業大眾、寶馬和賓士來說,離開了中國,企業簡直無法生存。全球化學品市場,中國佔據了半壁河山,而對於德國企業來說,中國一如既往仍是最有利可圖的銷售市場。墨卡托中國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曾林(Max Zenglein)認為,所謂大企業離不開中國,只是一個藉口而已,"畢竟二三十年前,當時也沒有中國市場。"他表示,市場多樣化進程現在才剛剛開始。
德國工業聯合會董事會成員尼德馬克(Wolfgang Niedermark)表示,從多樣化中獲益最多的可能將是美國和墨西哥,因為美國推出了大規模有利環保的投資計劃,而墨西哥則得益於緊鄰美國的地理優勢。
不過,德國企業也將目光投向了其他亞洲國家,德國印尼商會的羅恩菲爾德表示,越南就是很受德國企業關注的投資地點,一方面這裡勞動力成本低廉,距離中國又近,另外,民主德國時期曾招募大量越南勞工,因此,這裡有很多人通曉德語。
除越南之外,前往泰國、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投資的德國企業也越來越多。生產精密儀器的霍恩集團位於德國圖賓根,中國業務在該公司的佔比為5%。公司總裁霍恩表示,他們已經在泰國開設了營銷子公司,並將逐漸拓展業務範圍。
聯合投資的基金經理埃伯納(Sandra Ebner)表示,對於小型企業來說,對中國的擔憂和恐懼其實已經由來已久。"沒有企業會說,他們會徹底退出中國。但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遵循在中國生產、只為中國市場服務的原則,並同時在中國周邊國家設廠,以供給亞洲其他國家。"這就是所謂的"中國+1"戰略。
增加在印度的投資和貿易
以西門子為例,這家以技術見長的公司正在新加坡開設一家新的操控技術器械公司,此前,西門子已經在巴伐利亞的阿姆貝格以及中國成都開設了兩家同類企業。西門子董事會主席布希(Roland Busch)表示,那種認為西門子採取上述步驟同當前地緣政治緊張關係有關聯的推測毫無道理,因為西門子也在同時擴建設在成都的企業。
今年六月,布希曾表示"我們的中國業務佔比很高,但我們會捍衛這一現狀,並計劃繼續擴大在華業務。與此同時,我們當然也會推動多樣化,以提升我們的抗打壓能力。"
德國工業聯合會的尼德馬克表示,長期以來,德國企業一直對印度敬而遠之,他們認為,在印度投資手續過於繁雜。但一段時間來,這裡的投資環境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今年七月剛剛訪問過印度。
根據德國聯邦銀行的一項統計,德國對印投資已從2019年的11.3億歐元增加到2022年的15.2億歐元。聯邦統計署的數據顯示,對印貿易額從2015年以來,增長了73%,總額已達300億歐元,但僅為對華貿易的十分之一。
依必安派特公司設在印度的分公司,部分零配件還需要從中國和德國進口,不過,新廠建成之後,這一切將明顯改觀。紐倫貝格說:"到了直接使用印度產零配件的時候,情況會大大好轉。"
(路透社)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