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檢討發展援助政策
2008年9月3日德國發展援助工作受外界指責最多的一點在於,援助資金及物資往往不能真正發放到最貧窮,最需要幫助的民眾手中。在9月1日發表的"波昂倡議"中,不少來自政界的以及媒體人士都要求德國對現行的發展援助政策進行徹底改革。在"倡議"中提到,80%的援助資金及物資都是由被援助的國家政府進行分配的。這其中不乏官僚腐敗現象的發生。因此"倡議"支持者要求,德國的發展援助政策應該以向受援民眾發放小額個人貸款,以及向受援國的教育和基礎設施方面投資為主。德國發展援助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對外界提出的這些要求很不理解,認為這早已是德國發展援助政策包含的內容。當然,在執行上最重要的是出資方及受援國兩方面的工作透明度。維喬雷克-措伊爾表示:「接受援助的夥伴國家必須公開援助資金的去向與分配。這是受援國的義務。當然,作為出資國,我們也必須將訊息和數據公佈於眾。」
維喬雷克-措伊爾所指的工作透明度,正是德國自民黨發展援助政策專家卡爾-阿迪克斯認為德國發展援助工作中還做的欠缺的地方。特別是維喬雷克-措伊爾向來主張為個別發展中國家提供部分國家財政預算資金。這種做法不是不可取,但是要看對哪個國家實行。在非洲有多年工作經驗,對當地情況十分瞭解的阿迪克斯舉例說,莫桑比克就不適合直接從德國獲得援助資金:「因為在莫桑比克執政黨一手遮天,毫不顧忌反對黨的權利。那裡沒有新聞自由制度,實行嚴格的媒體管制。對於某些非洲國家,我們自民黨也願意提供直接財政援助。但是不能對所有國家都盲目的,天真的提供資金。這麼做是不可行的。」
在這一點上,來自德國聯盟執政黨之一社民黨的維喬雷克-措伊爾部長也表示贊同。她認為,希望接受德國財政援助的國家,必須保障議會,國家財政審計部門以及民間社會組織的權利,徹底打擊腐敗。阿迪克斯和維喬雷克-措伊爾還在一點上達成共識,即在今後對非洲和亞洲的援助工作要在國際上進行更好的溝通和磋商。類似2005年在34個受援國進行了1000多起調查及評估的事件絕不應再發生。維喬雷克-措伊爾指出:「2005年,在越南有782起,在柬埔寨568起針對援助項目的調查事件。這當然是援助工作協調方必盡的義務,但也是個極大的負擔和阻礙。因此援助國和受援國要進行更好的配合。」
換句話說,今後發展援助工作要在全球進行更好的分工。比如德國在不同地區有針對性的援助對象,在南美是巴西,亞洲是中國。阿迪克斯則認為,德國對巴西,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根本就不該再進行援助,至少不該由發展援助部出資:「聯邦經濟部或是外交部可以提供一些小額的援助資金。但是發展援助部應該把資金用在開發可再生能源以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而且,中國已經不是發展中國家了。」
維喬雷克-措伊爾部分同意這一觀點。因為對於發展援助資金的定義可以有多種理解。她認為,德國應該繼續在中國建設更有效的管理機制以及司法對話工作上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